第九章 浮 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
材
解
读
本节主要内容有: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本节为科学探究类型课,学生需通过独立操作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的习惯都十分有益。本节安排的探究实验是层层展现、步步深入的。学生在一定的感知基础上,由猜想和假设开始,进而逐步、自然地完成实验探究。本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样由日常经验引发思考,再提出猜想与假设。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学生除了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以外,还可能提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体积等有关,教师应予以鼓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影响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3.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的整个过程。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难
点
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
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常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浸在”和“浸没”的区别,“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体积”的关系等,因此,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
学
建
议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一定要先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然后再动手实验。如教材P172图9-7所示的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状态变化关系来认识,鸡蛋由静止到运动是浮力增大,而浮力增大又是由于加盐导致液体密度增大的结果。如教材P173图9-8、图9-9所示为观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时,浮力是否发生变化的实验,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点1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1: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把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手有什么感觉?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答案] 手有被向上压的感觉,水面上升。
(2)根据上述实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3)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猜想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 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问题2:如图9-2-1所示,把鸡蛋放入清水中,看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逐渐向清水中加盐,改变液体的密度,鸡蛋渐渐上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9-2-1
[答案] 说明了浮力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问题3: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9-2-2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圆柱体,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2)把圆柱体全部浸没在浓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图9-2-2
通过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圆柱体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变小__,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变大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
(2)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不变__,这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不变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__深度__无关。
(3)圆柱体从全部浸入水中到全部浸入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变小__,这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还跟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
总结: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体积__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深度__无关。
学点2 阿基米德原理
猜想与假设:根据前面的实验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此,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讨论思考:①浮力大小如何测量?
②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使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③用什么样的容器接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
④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
图9-2-3
[答案] ①浮力的大小可用“称重法”测量,即用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减去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浮力的大小。
②收集的水为排开的水。把溢水杯调整至刚好能溢出水来的状态,那么收集到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③先测小烧杯的重,再测小烧杯和排开水的重,二者之差即为排开的水重。
④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即可,有助于减小误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上图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所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研究
对象
石块重
G石/N
空杯重
G杯/N
石块浸入水
中时弹簧
测力计的
示数F′/N
杯、水总重
G总/N
浮力的大
小F浮/N
排开水所
受的重力
G排/N
分析与论证:比较测得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力,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得出结论: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②浮力用F浮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G排表示,则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表示为:__F浮=G排__。如果液体的密度为ρ液,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进一步写出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__ρ液gV排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