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物体的浮与沉 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3 物体的浮与沉 导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17: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浮 力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实际方面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与前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另外,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重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
 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本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浮沉条件的,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1.首先以趣味浮力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把铁片插入水中,铁片下沉;如把铁片折成盒形却能漂浮水面等。如果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各种浮力现象,效果会更好。
 2.教师应善于及时、自然引导学生由观察浮沉现象进行理论思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从而设计、实施有目的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把注意观察现象和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验探究的关键。
 3.在“浮沉条件的应用”中,教师首先演示并介绍密度计,引导学生弄清它的原理。在讲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时,可以演示自制的潜水艇模型,将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并加强表达、说理能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充分感知到知识的价值。教师应多举一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浮力解决问题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点1 物体的浮沉现象
问题1:观察图9-3-1,猜想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条件?
图9-3-1
[答案] 猜想: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问题2:进行如图9-3-2所示的小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图9-3-2
实验器材:小瓶(含盖)、盛水容器。
实验过程:往小瓶内逐渐加水,拧紧瓶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并使装水的小瓶分别处于如下所示状态,将表格补充完整。
状态
受力分析
受力大小关系
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体积V排的关系
漂浮
__浮力、重力__
__相等__
__V排<V物__
悬浮
__浮力、重力__
__相等__
__V排=V物__
下沉
__浮力、重力__
__浮力小于重力__
__V排=V物__
沉底
__浮力、重力、支持力__
__浮力+支持力=重力__
__V排=V物__
归纳总结:
状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受力分析
F浮与G物
的关系
F浮>G物
F浮F浮=G物
F浮=G物
F浮+FN=G物
ρ物与ρ液
的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物体的状态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V物与V排
的关系
浸没时,V物=V排,露出的过程中,V物>V排
V物=V排
V物=V排
V物>V排
V物=V排
学点2 浮沉条件的应用
问题1:进行如图9-3-3所示的小实验,探究密度计的原理。
图9-3-3
实验器材:铅笔、一小段铁丝。
实验过程:将铁丝绕在铅笔末端制成密度计,将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
现象分析:①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均能处于漂浮状态;
②在不同的液体中密度计浸入深度不同;
③根据密度计浸入的深度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④密度计浸入深度越大,所测液体密度越小。
归纳总结:密度计是利用__漂浮__条件工作的。当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时,若液体密度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__大__;若液体密度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__小__。
问题2:如图9-3-4所示,观察“盐水选种”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9-3-4
(1)盐水选种时,哪些种子漂浮,哪些种子下沉,为什么?
[答案] 干瘪、虫蛀的种子漂浮,饱满的种子下沉。这是因为干瘪、虫蛀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饱满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2)若往盐水中加很多盐,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 略
问题3:如图9-3-5所示,观察潜水艇浮沉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9-3-5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的,如图9-3-5乙所示自制潜水艇模型,试说明其工作过程。
[答案] 注射器向外抽气,水进入模型,潜水艇下沉;若向里推注射器活塞,将排出潜水艇中的水,潜水艇将上浮。
问题4:阅读教材P180“热气球”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9-3-6
(1)孔明灯为什么在点燃后才腾空而起?
[答案] 点燃后加热孔明灯内的气体,使自身重力减少,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孔明灯腾空而起。
(2)加热热气球内的气体,会有哪些量的变化?
[答案] 加热热气球内的气体时,气体的质量、密度、重力均变小。
(3)节日中放的氢气球为什么在人松手后会自动升空?
[答案] 由于氢气球内装的是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氢气球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所以松手后会自动升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