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机械效率 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5 机械效率 导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17: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本节内容安排在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之后,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本节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和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积极作用。所以本节课无论是从课标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并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使用机械与用手做功的情况,明确使用机械要做额外功。2.通过实例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做功性能的好坏,通过探究活动,对节约能源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100%进行计算。本块内容建议由学生从实验中体会感知,教师进行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认识,接着通过适当实例分析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
难点
 机械效率。建议让学生充分认识相关的物理量,再借助实例分析、实验数据的计算及讨论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机械效率,最后再由例题和练习进行巩固。




 探究课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影响因素:动滑轮重、提升物体的重力、摩擦力等。
 讨论交流:(1)实验时为什么要竖直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保证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2)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计算总功和有用功?(物体重力G、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大小F、物体移动距离s ;W总=Fs、W有用=Gh)
 友情提示:①实验时尽量做到匀速拉动测力计;②改变提升物体的重力,再次测量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得出结论: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与动滑轮重有关,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还与摩擦力有关,摩擦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评估归纳: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摩擦、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减轻动滑轮重) 
【导入一】 (创设情境“大材小用”点题)
用一个大桶装满沙子,在沙子上面放上一本物量课本,把桶放在教室门口,上课后教师故意让两名学生帮忙将桶抬进来。教师拿走教材后,告诉学生这桶沙子暂时无用,再让两名学生将其抬出门口。由此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大材小用效率低”,从而引入“效率”的问题。
【导入二】 (温故知新点题)
[回忆](1)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如图10-5-1所示,用动滑轮提升重5 N的物体(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动力F=______。
图10-5-1
(3)进行演示,测出拉力F、物体上升高度h及绳子移动距离s,并计算出拉力做的功W动和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W阻。比较W动和W阻,发现W动>W阻,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
学点1 有用功和额外功
实验:(1)如图10-5-2(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匀速提升高度h,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拉力做的功可表示为W1=__F1h__。
图10-5-2
(2)如图(b)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钩码提升高度h,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则拉力做的功可表示为W2=__2F2h__。
分析:比较F1和F2大小关系为:__F1>F2__,理由是:__动滑轮能够省力__;比较W1和W2大小关系为:__W1总结:(1)对钩码做的功是必须要做的,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__有用__功,用__W有__表示。
(2)图(b)中克服动滑轮本身重力及摩擦力等做的功是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额外__功,用__W额__表示。
(3)上述这两个功之和叫做__总功__,即动力所做的功,用__W总__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_W总=W有+W额__。
学点2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理分析: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__η=×100%__,对滑轮组来说,W有=__Gh__,W总=__Fs__,因此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钩码的重力__、__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绳子自由端的拉力__、__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__。
实验器材: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可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滑轮组、钩码、__弹簧测力计__、__刻度尺__。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__重力__,并填入表格。
(2)按照如图10-5-3甲所示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__钩码__和__弹簧测力计__的位置。
图10-5-3
(3)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用__刻度尺__测出__钩码__上升的高度h和__弹簧测力计__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4)改变钩码的个数再重复实验两次。
次数
拉力
F/N
弹簧测力
计上升的
距离s/m
总功
W总/J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机械效率
η/%
1
2
3
分析论证:(1)分析3次实验数据的机械效率可知,机械效率的大小与__钩码重力__有关,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及拉力移动的距离__无关__。
(2)分析数据h和s的关系可知,在该实验中s=__3__h,这个关系与所挂重物重力大小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无关__,只与承担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有关。
实验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高__。
要点点拨:(1)实验中要缓慢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
(2)实验中不必需的工具是__刻度尺__,因为s与h的关系是固定的,η=×100%=×100%=×100%(动滑轮由n段绳子承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