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7 21:00:18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3415学习目标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学习目标【学法指导】 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观察消化系统图片,熟悉消化系统的构成及每个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同时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部位和过程。 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学案消化道消化腺胃小肠唾液腺肠腺肝脏消化液肝脏吸收咀嚼搅拌麦芽糖唾液唾液淀粉课前学案蛋白质胃液胃蛋白肠液肝脏胆囊脂肪消化酶胰腺小肠课前学案胆汁胰液肠液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小肠课前学案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姗姗小朋友吃苹果,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同伴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课堂导案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的,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口腔胃课堂导案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小肠 它们被消化了盲肠大肠课堂导案 :食物的消化过程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消化是机体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其中,通过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称为物理性消化,例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通过消化酶的作用,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称为化学性消化,例如把淀粉变成麦芽糖、葡萄糖。 课堂导案1.右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 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 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 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分析甲乙丙分别是哪种物质的消化路线,为什么? 甲是脂肪的消化路线,因为脂肪只有到了D(小肠)处才开始消化;乙是淀粉的消化路线,淀粉在A(口腔)处即被初步消化,在D处进一步消化;丙是蛋白质的消化路线,蛋白质在C(胃)处即开始被消化。课堂导案2.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乙曲线最终会分解成什么? D为小肠,含胰、肠淀粉酶,胰、肠麦芽糖酶,胰、肠脂肪酶,胰蛋白酶等;乙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路线,淀粉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课堂导案3.完成填空:(箭头下方填消化的器官,箭头上方填消化液) (1)淀粉 (     )麦芽糖 (    ) (2)蛋白质 初步消化 (     ) (3)脂肪 (     )   (    )+脂肪酸 (口腔)(肠液、胰液) (     ) (胃液) (肠液、胰液)(     )(胆汁) (     )(肠液、胰液)(     )(    ) 唾液小肠葡萄糖胃小肠氨基酸小肠脂肪微粒小肠甘油课堂导案 在生活中,许多不良习惯都会引起胃病,胃病依然是困扰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胃病患者,都会对其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实际上,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胃粘膜损伤,长期下去会引发胃部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还会变成慢性胃炎。一般认为,以下不良习惯都会引发胃病:1.许多人进食不讲究,喜欢狼吞虎咽。课堂导案2.由于工作时间不稳定,经常加班的人会吃剩菜剩饭。3.许多人都有吃冷食的习惯,夏天都爱吃冰冻的西瓜、冷饮、冰淇淋等。4.加工食物中添加大量的食物添加剂,经过烟熏,腌制后会产生许多硝酸银,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5.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以及类胆固醇激素类药物,经常食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更加容易患上胃部疾病。 课堂导案【精例】(2018·深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肠液和胰液有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能直接吸收脂肪 C.胃液能消化脂肪 D.脂肪是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 A课堂导案【分析】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A正确;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吸收,B错误;胃液能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C错误;脂肪是人体的备用的供能物质,D错误。 【答案】A 课堂导案知识点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  ) A.肝脏、胃、小肠 B.口腔、小肠、肠腺 C.食道、胃、大肠 D.唾液腺、口腔、咽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肺 B.肝脏 C.心脏 D.肾脏 CB随堂检测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过程 3.下列消化器官中,都具有消化功能的一组是(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大肠 D.口腔、小肠、大肠 4.(2019·湘西州)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 A.胃 B.肾小管 C.大肠 D.小肠 DA随堂检测5.(2019·黑龙江)下列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很长 B.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随堂检测6.(2019·黑龙江)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量是唾液 B.37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甲试管现象不变蓝 D.乙试管现象不变蓝 D随堂检测7.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 B.37 ℃改为50 ℃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A随堂检测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玉林)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小肠结构与消化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C.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在小肠内消化 D.小肠中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 C课后练案2.(2019·益阳)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克食物和240毫升水。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分别是:唾液300毫升、胃液400毫升、肠液300毫升、胆汁100毫升、胰液300毫升。则该同学在这一小时中,小肠腔内出现的消化液总量是(  ) A.100毫升 B.300毫升 C.600毫升 D.700毫升 D课后练案3.(2019·内江)如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 B.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 C.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 D.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C课后练案4.(2019·赤峰)以下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①唾液       ②肠液      ③胃液      ④胰液      ⑤胆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C课后练案5.(2019·昆明)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两支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后应充分搅拌 C.1号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己被分解为麦芽糖 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抑制淀粉的消化 A课后练案6.(2019·云南)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上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 ℃温水 中保温5~10分钟 B.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C.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D.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C课后练案7.(2019·昆明)牛奶营养丰富,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8.(2019·广州)如下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BD课后练案9.(2019·齐齐哈尔)馒头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口腔、胃 B.小肠、胃 C.小肠、小肠 D.口腔、小肠 A课后练案10.(2019·海南)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如上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在②处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C课后练案11.(2018·广东)如上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C课后练案12.(2017·滨州)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多吃新鲜果蔬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D.水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B课后练案13.(2018·广东)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变蓝的是(  ) A.A B.B C.C D.D B课后练案二、非选择题。 14.实验探究。 (2019·新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对实验中的试管要置于37 ℃温水中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取了等量的三小份馒头碎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课后练案(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 (2)“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预测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B适宜的温度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变蓝色课后练案15.读图理解。 (2019·新田)下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图2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__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内。 肝脏1 课后练案(2)图2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即图1中[   ]__________,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4小肠淀粉蛋白质课后练案16.综合应用。 (2019·睢县)如上图甲、乙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丙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蛋白质、脂肪和__________。 糖类课后练案(2)图乙中[  ]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3)在图丙中X、Y和虚线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曲线X、Y、Z虚线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消化过程。脂肪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够被吸收。 3肝脏胃液肠液胰液小肠胃淀粉脂肪蛋白质甘油和脂肪酸课后练案感谢聆听课件36张PPT。?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3415学习目标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2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学习目标【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掌握食物在消化管中的消化过程的基础上。先复习消化系统组成和消化过程的笔记再认真阅读课本P30~P31,并圈画出吸收的概念及各小分子物质对应的吸收部位。课堂上认真参与讨论,最后通过习题进行巩固。 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学案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血液口腔食道水分酒清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小肠内壁一课前学案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经过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及吸收后,进入血液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小明爸爸的午餐包括:一碗瘦肉汤,一个油煎鸡蛋,一碟青菜,一碗米饭,还有一杯啤酒。请结合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相关知识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课堂导案1.小明爸爸的食物中哪些营养成分可以直接吸收,哪些营养成分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 ? 2.小明爸爸体内有哪些器官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各器官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哪些?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胃,可以吸收水和酒精;小肠,可以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大肠,可以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课堂导案3.在消化系统中,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是在哪里被吸收的?与该器官具有吸收功能相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有哪些? 小肠,结构特点:长,吸收面积大,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薄。课堂导案 许多人喜欢将饭后消化不良归咎于缺乏运动,总觉得饭后运动一定有助于消化。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事实上,饭后运动讲究一个时机和适度。饭后立即运动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剧烈运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部的血液是根据机体的需要进行分配的,饭后应该是机体进行食物消化的时候,也就是消化系统需要人体血液的时候,这时进行剧烈的运动,会使一部分的血液被分配到肌肉中去,课堂导案从而减少胃肠道血液供应,使机体的消化能力减弱。同时,饭后进行剧烈运动还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把没有经过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进小肠,不但增加了小肠的负担,而且食物中的营养素也得不到充分吸收。因此,适当的饭后运动时机应该是进完食的20~30分钟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比较低的运动,例如散步等。但对于长期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有时饭后散步效果可能不大明显。课堂导案【精例】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是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  ) A.口服葡萄糖 B.口服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C课堂导案【分析】正常人体有70~80%的水分,如果失水过多就会导致生命活动障碍。急性肠胃炎患者,严重腹泻,其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且由于腹泻又大量失水,脱水的同时可能使体内盐分也大量损失,因此也要补盐分。葡萄糖对于这时的人体,并不是特别急需的,生理盐水口服,也不会被吸收,所以要注射生理盐水。 【答案】C 课堂导案知识点一:营养物质的吸收 1.下列食物成分中,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是(  ) A.水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葡萄糖 2.胃能够吸收的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酒精 CD随堂检测知识点二:小肠适于吸收的主要结构特点 3.下列选项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相关的是(  ) A.小肠皱襞、小肠绒毛使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B.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C.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D.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 D随堂检测4.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缓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 B.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可以摆动促进食物快速通过小肠 D.可以起到清扫消化道的作用 B随堂检测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岳阳)对血液中的葡萄糖具有一定贮存功能的器官是(  ) A.大脑 B.心脏 C.肝脏 D.胰腺 C课后练案2.(2019·杭州)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D课后练案3.(2019·威海)如下图中甲、乙、丙曲线分别表示三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消化道的d段表示小肠 B.蛋白质主要在消化道的c段被消化 C.乙曲线表示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D.丙曲线表示脂肪在消化道中被 消化的程度 A课后练案4.(2019·连云港)如上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 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 部分维生素 B课后练案5.(2019·德州)如下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壁,葡萄糖、无机盐 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课后练案6.(2019·绵阳)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上图所示),一起放到37 ℃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B课后练案7.(2019·滨州)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肠液和唾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 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D.水分、无机盐和麦芽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C课后练案8.(2019·济宁)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胆汁中虽不含有消化酶,但对食物消化也有作用 C.胃可以吸收所有的营养物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课后练案9.下图显示了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图中曲线甲和区域D代表的物质和器官分别是(  ) A.脂肪、小肠 B.淀粉、小肠 C.淀粉、胃 D.脂肪、胃 B课后练案10.(2018·邵阳)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麦芽糖 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A课后练案11.(2018·枣庄)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的一组是(  ) A.口腔分泌唾液有利于消化淀粉 B.胃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肝脏分泌胆汁有利于消化脂肪 D.小肠分泌肠液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课后练案12.(2018·淮安)如上图是人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肝脏,能分泌胆汁 B.②是胃,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③是胰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D.④是小肠,吸收全部维生素 D课后练案13.(2018·昆明)小肠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小肠完成的功能是(  ) A.分解  B.分泌  C.消化 D.吸收 14.(2018·深圳)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 官。下列物质中,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酒精、淀粉和蛋白质 B.无机盐、水和脂肪. C.葡萄糖、氨基酸和水       D.水、无机盐、维生素和麦芽糖 DC课后练案二、非选择题。 15.实验探究。 (2018·锦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课后练案(1)若按图示进行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2)操作D中,在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清水和唾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C中,烧杯内水温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操作A中,用滴管加入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C→A形成对照实验37碘液2其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课后练案16.读图理解。 下图是消化系统中的变化示意简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消化道表示的是__________,它是食物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部位。 (2)下列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__________ 。 A.唾液 B.肠液 C.胆汁 D.胃液 小肠消化和吸收B课后练案(3)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4)图中表示消化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饭后一段时间,血液A与血液B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增多。 葡萄糖分解(或消化)食物(或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课后练案17.综合应用。 民以食为天,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请据上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____组成。 (2)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唾液 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 肝炎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是因为 ③分泌的__________减少,影响了脂 肪的消化。 消化腺麦芽糖胆汁课后练案(3)蛋白质初步被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⑤所示器官除能分泌__________来消化食物外,其中的胰岛细胞还能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5)⑥中葡萄糖分子经一定途径进入肾小囊内,整个过程至少经过__________层细胞才能完成。 ④消化液4课后练案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