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 级 生 物 上册 第19章3节 第1、2课时;共2课时
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
设计者: 单位: 电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意义。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呈现过植物的种子形成过程,本章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有深入的学习了有性生殖,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又引出了生物的,本节是在此基础之上引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阐明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②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四种类型。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②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的形成的知识,在本章的前两节别分学习了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除了对有性生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在脑海中也形成一意识,生物除了有性生殖还有其他生殖方式,此外,农村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不仅接触过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方式,也接触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这些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垫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法 、探究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①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②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2、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描写的是植物的哪种生命活动?引入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 思考,回答 设置情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一)有性生殖1、提问:植物生命的开始是种子,你还记得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吗?2、提问:植物的这种生殖方式与我们前面讲过的人的生殖与动物的生殖有什么共同之处吗?3、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4、动画展示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1、回忆并回答种子的形成过程2、思考,交流。回答:都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3、归纳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由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4、观看 温故而知新,强化记忆为后面无性生殖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无性生殖 1、提问:植物只能通过种子发育成新个体吗?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帮助指导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讨论、归纳无性生殖的概念。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表述交流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 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动画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抽象的知识层层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三)无性生殖在实际中的运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 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压条等。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进行交流,反馈组织学生课后尝试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联系生活,亲身经历,加深印象
(四)归纳总结(五)作业 回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七、板书设计:植物的生殖方式(一) 一、植物的有性生殖 二、植物的无性生殖 扦插、压条、嫁接等
八、评价与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农村的孩子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陌生,只是缺乏科学的认识,教师在展示的过程中稍加引导,学生便能发现其中的乐趣,会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