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学习?目标?
A类?目标?
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B类?
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C类?目标?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学习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学生活动?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超级联想。(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游戏规则:生根据出示的图片判断这些图片出自哪篇故事。?
?瞧瞧,这些图片都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呢??
3.?寓言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4.?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篇寓言故事,同样根据超级联想,这是一篇什么故事呢??
5.?看来同学们听过这个故事吧,引出课题“守株待兔”,并板书。?
?板块二:新授课?
?既然同学们听过这个故事,谁来说一说。?
2.?其实这个故事是2000多年前一位叫韩非子的思想家写的,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想听一听吗??
3.?我们你起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生根据图片展开联想,说出答案。?
生:成语故事。?
生:寓言故事,有一定的道理。?
生:猜故事:守株待兔。?
生:伸出右手和老师共同板书课题。?
生:讲故事——守株待兔。?
4.古人讲故事和刚才这位同学讲故事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5.?古文版的守株待兔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6.?把书翻到16页,读一读这篇古文的小故事。
?7.?要读好古文,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这些带拼音的词,谁会读?(强调:把耕的后鼻音读的标准)?
8.?其中的耕字是一个会意字。左边耒是一个农夫常用的工具,右边的井是官府划分给农夫的方块田,因此种田人也叫“耕者”。?
9.?老师从里面挑出来两个字,这两个字怎么读?我们把这个“待”字放入其中。(生如没找到,可以适当的提醒。)
我们一起来试着写一写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坐端正。生写完进行展示,并纠正。?
字词回到小古文中,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回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11.为绘本配文字。?
12.结果如何?有没有再得到兔子,为什么没有得到。?
13.如果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么劝他呢??
14.总结:寓言就像一面镜子,守株待兔中照出来一个想不劳而获的农夫。??
板块三:拓展延伸、链接阅读????
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板块四:布置作业?
回家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和同桌分享。?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寓言?————道理————启示??
(??要靠努力?????不存侥幸??)?
教学反思?
这则寓言的教学,我主要采取读中感悟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学生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出“种田人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都有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对种田人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老师评价的根据。“真幸运、真敢想、真耐心、真伤悲”四个“真”引领学生感悟了文中的重点句子,同时种田人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也更加生动。?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说:假如这个种田人是你的邻居,你每天都看到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来撞死,好美滋滋地拿回家美餐一顿,可是,兔子再也没有来过了,他田里的庄稼都没了。这时的你,应该怎么劝他呢?我的话音刚一落,一个个小手便举起了。学生迫不急待地说:“你快点去种田吧!兔子不会再来了,要不然你会没有东西吃的。”紧接着说:“上次你捡到的兔子只是幸运才捡到的,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劝你还是回去种田吧。你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你想要得到就赶紧去劳动吧,不要再等了。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学完了,要让他们生硬地说这个道理来,恐怕也难些。但是,他们能够通过读课文,然后如此地劝说种田人,我认为这说明孩子们真正地懂得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