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1、辨析和比较古今词义的异同。
2、进一步掌握古文中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古人说理论事的多种方式。
4、体悟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诗词中蕴含的节奏美。文学常识
《鱼我所欲也》节选自《 》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 》、《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告子上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名 , 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 家、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轲战国思想教育亚圣孔孟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1、字(通假字)
2、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句子翻译
4、内容理解文言词语——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避”,躲避
通“辨”,辨别
通“向”,从前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通“欤”,一词多义1、而 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4、得 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转折连词,却 比 对 这种 这种做法得到,拥有通“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为了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 第二个“为”:接受。6、之人之所欲
皆有之
得之
与之
受之
为之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7、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生命 获得生命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通“欤”语气词 给增加,这里指益处 虚夸,夸大 增加没有什么没有谁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古今异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其它重要实词意义1、鱼,我所欲也
2、熊掌,亦我所欲也
3、二者不可得兼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义,亦我所欲也
6、所欲有甚于生者想要
也
同时得到
舍弃
正义
比
7、故不为苟得也
8、死亦我所恶也
9、故患有所不辟也
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1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1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苟且取得,指“苟且
偷生”
讨厌
祸患,灾难
假如,假使
由于 这
因此13、独贤者有是心
14、贤者能勿丧耳
15、呼尔而与之
16、蹴尔而与之
17、乞人不屑
18、万钟于我何加焉这种本性
不丢失
吆喝 给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接受
高官厚禄 有什么益处
是亦不可以已乎19、停止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 “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重点语句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胜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件不可以干呢?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见了高官厚禄就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3、乡为生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先前宁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
1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文言断句////找出本文成语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补充对联 1、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2、鱼与熊掌 ,依口味取舍
生同大义 ,据良心抉择颜回有丈夫之志天祥存英雄之举不可兼得 非能共存 2.概括段意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义”的价值高下,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举例论证
作用1: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要不食嗟来之食,不要丧失人的“本心”,从而有力论证“义重于生,要舍生取义”的论点。(一箪食、一豆羹的正面事例)
作用2:从反面阐明丰厚的俸禄不应接受,再次深刻有力论证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接受万钟的反面事例) (3)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人不能失去本心,从而鲜明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理解文意复习重点一、原文填空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文章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 (1)说明熊掌比鱼珍贵,应舍鱼而取熊掌;
(2)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充当本文立论的依据。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7、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8、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三、简答题: 1、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2、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4、文中对“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食羹”的作法,你有何评价?说出理由。
我赞同乞人的做法为促使人格和尊严即为了义宁可饿死也不接受蹴尔而与之的食物;
我不赞同乞人的作法,大丈夫做事以屈能伸,如越王勾践背负亡国之耻,卧薪尝胆,终成霸业。13、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证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21、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的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舍生取义”与“珍惜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1)不矛盾;
(2)“舍生取义”是从人格尊严的角度来教育人们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屈服于邪恶的势力;
(3)“珍惜生命”是从人生态度的角度来告诉人们要热爱生命,不能虚度光阴,不能浪费生命,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鱼我所欲也》课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5、《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情趣和态度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孟子表明了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37(1)(2019·四川达州中考,1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人生追求相同。
(3)(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4)(2018·四川自贡中考,1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
(5)(2017·甘肃兰州中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故不为苟得也 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于我何加焉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故不为苟得也 贤者能勿丧耳万钟于我何加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课堂练习:他山之石祸患,灾难 用脚踢 通“向”,从前 停止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精要练习22、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C///精要练习33、翻译句子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⑵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精要练习45、简要回答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而取义。
⑵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⑶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精要练习5⑷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义正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