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18 22: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1.概念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________
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________
的________反应。2.燃烧的条件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________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只能改变物质的温度,不能改变物质的着火点。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
着火点氧气剧烈氧化┃考点聚焦
3.促进燃烧的方法
(1)增加氧气的________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_。
浓度接触面积实验 装置
实验现象
及解释 ①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原因:白磷既与足量的 _____接触, 温度又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②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原因:热水的温度未达到红磷的 ___ _____。
③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原因:虽已达到 _______
,但未与 _____________接触
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
磷不燃烧,通入 _____
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原因:既达到着火点, 又与氧气接触。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提 供热量、隔绝空气
氧气
着 火点 着火点 氧气(或空气) 氧气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方法的运

(1)对比实验法: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比,白磷的 着火点低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不能燃烧,说明燃
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_______;薄铜片上的白磷
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 _____接触。 (2)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 气。其研究思路是只提供可燃物和反应的温度,不提 供氧气,检验可燃物能否燃烧。像这种控制其他条 件,检验一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 氧气 ┃考点聚焦考点2
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其中之一就可灭火: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例如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隔绝氧气,例如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例如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考点聚焦
[提示]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措施 ①物质具有________
①可燃物撤离燃烧区或
与______
隔离 ②可燃物与
________________接触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______隔离
③可燃物温度需达到________
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________以下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破坏燃烧条件其中之一就可灭火,缺一即可

氧气(或空气)可燃性空气着火点着火点火源
3.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①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
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除用来 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料引起的失火;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 仪器等的失火。

【训练备选】请你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解释以下事例:
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 )。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ABC【真题体验】
1.2012年4月,内蒙古草原引发大火,消防官兵设置隔离带灭火,依据的原理是( )
A.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B.移走可燃物 C.隔绝氧气
D.便于消防官兵通行
B
BA(2017·淄博高青一模)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向下倾斜,小明发现火柴头
向下倾斜的容易持续燃烧,另一根则不能。该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 A.物质具有可燃性 B.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 C.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可燃物硬度小
C 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B【拓展延伸】二氧化碳灭火器 (1)灭火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把液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沉到底部,通过隔绝空气,阻止燃烧。 (2)不能用来灭火的物质。
钠、镁等金属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为钠燃烧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支持燃烧的氧气使燃烧加剧;而镁在二氧化碳中会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第8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
而引起爆炸。[注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只有处于__________
范围内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注意________
、严禁________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烟火急剧膨胀爆炸极限通风【例2】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BD
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第16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
考 点 聚 焦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考点1 化石燃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第8课时┃考点聚焦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主要含有___元素。
焦炭
碳第8课时┃考点聚焦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含有____、____两种元素。
[提示]石油的蒸馏(分馏)是根据沸点的不同,将各成分分开,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柴油
汽油煤油碳 氢第8课时┃考点聚焦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料,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其储量有限。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可再生的替代资源,以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CH4+2O2=====点燃
CO2+2H2O
CH4(2017·贵港中考)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C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例2[2014·重庆]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解 析 氢能的优点有来源广、放热多、产物无污染。但其缺点也较突出,即制取成本高,难
运输、难储存,安全性不高等。
命题角度:氢能源的开发。
第16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
第9课时┃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二氧化碳的循环
[提示]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O2会参与大气中的碳循环,是氧气的间接来源。CO2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只是影响环境,不能算污染。
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
二氧化碳的性质
项目
二氧化碳
状态
通常状况下,____
色、____气味的气体,在加压和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________”
密度 比空气________
物 理
性 质
溶解性 能溶于水
可燃性 一般情况下,既________
也不支持______ 跟水 反应 CO2 + H2O === H2CO3


学 性 质 跟石灰
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主要用途 灭火、人工降雨、干冰制冷剂、化工原料

无无燃烧不燃烧大干冰第9课时┃考点聚焦
[辨析]CO2与CO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而造成的结果。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和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大理石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 第9课时┃考点聚焦
(2)实验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状态是______
和______,反应__________加热,可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不需要固体液体注意:
1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因为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
物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行。2不能用碳酸钠等粉末状物质代替石灰石?因为粉末状物质与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
3、所用盐酸浓度不易过大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出的HCl气体越多,影响CO2的纯度
第9课时┃考点聚焦
(3)收集方法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
,且______溶于水,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4)检验与验满
检验:将被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
,证明是二氧化碳。验满:把________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若木条______,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大能向上排空气浑浊燃着口熄灭把带火星的
木条放在集 气瓶中
把带火星的 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
将气体通 入澄清石 灰水中
将燃着的木 条放在集气 瓶口
检验CO2
检验O2
验满CO2
验满O2
记住:检验在瓶___,验满在瓶___。
中 口 说出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
┃考点聚焦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
气体发生
装置类型

气体的制取方法
考点4第9课时┃考点聚焦
气体收集方法 ???
???
???排空气法??????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向下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高温
工业制取气体的比较:
工业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工业制取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变化
能力大比拼
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AC
B
D
A多功能瓶由哪些仪器组合而成?一个集气瓶
一个双孔塞
一长一短的两个导管多功能瓶的使用分以下四种情况:1.向上排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等,收集的气体从A管进,空气从B管出
2.向下排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等,收集的气体从B管进,空气从A管出如果瓶子倒放,则在收集气体时,所有的进出气口也应该交换,如 O2、CO2等气体应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 H2、CH4等气体应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被排出。3.瓶中已经储存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CH4等。现需要向瓶中注入水,将瓶内气体排出。水从A端进入,该气体从B端被排出。4.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CH4等。瓶中盛满水,收集的气体从B管进,水则从A管出5.测定被收集气体的体积,气体从B管进,水则从A管出,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量筒,通过水的体积即可直观读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集气瓶内水上方的空气不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如果被测定体积的气体是CO2,为了防止CO2溶于水引起误差,在水的上面再放一层油。6.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长管连接供氧钢瓶,氧气从A端进入,短管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B端输出氧气供病人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①医生可以通过水中冒出气泡的多少快慢,来确定是否有氧气输出及输出速率的快慢。 ②使氧气更湿润,便于病人呼吸多功能瓶内装入部分试剂时,通常叫做“洗气瓶”
洗气瓶用于“洗去”气体中的杂质,即用瓶内试剂将杂质吸收或反应掉
此时,含杂质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杂质气体与试剂反应后,其它剩余气体从B端排出(1)用于干燥(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7.瓶内装入浓硫酸等干燥剂,
可以干燥的气体有: O2、H2、N2、CO、CH4等; CO2、SO2、SO3、HCl、Cl2等;
不可以干燥的气体有: NH3
(2)用于除杂
10.装入NaOH溶液,可以除去O2、H2、N2、CO、CH4等气体中的CO2、SO2、SO3、HCl、Cl2等杂质
11.装入NaHCO3溶液,可以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杂质(注意:NaHCO3不与CO2反应)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生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导管联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联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考试常见题型ACO2
CO2
O2
CO2
2
2
C. 检验CO2 性质
D.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浓硫酸 水 紫色石蕊溶液 1、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氢氧化钠溶液
A.干燥CO2
B.收集O2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分别是
和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 是 。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的目的是 。
试管 集气瓶 B D 将CO2和H2O进行隔离,防止CO2溶于水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则为收集满. CaCO3+2HCl=CaCl2+H2O+CO2↑
【中考链接】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3) 若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接___、
___接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_ _。 g f e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