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海上日出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海上日出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7 23: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海上日出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的动态过程。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雄伟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2.简介作者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海上日出》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具有世界影响。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蜚声中外。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由于贡献卓越,他先后获得意大利的“但丁国际奖”和法国的荣誉勋章,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他在九十华诞之际,荣获意大利蒙得罗国际文学特别奖。
二、整体感知。
1.想想文章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注意正音:负荷(hè) 一刹(chà)那
镶(xiānɡ)
2.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
三、理清课文脉络。
全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什么?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1)讲“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第二段(2~3)讲作者在晴朗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段(4~5)讲作者在有云时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6)总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四、研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时间——天还没有大亮。地点——在海上。环境——周围很静。事件——看日出。“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看日出的所得。
3.讲读第六自然段。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①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是一种奇观?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讨论回答:明确写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五、课堂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组词。
2.写出各段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课文脉络。
2.作者在晴天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用笔勾画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一片浅蓝、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扩大、加强它的亮光)
3.理解“知道”“不转眼地望”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通过多次、细致的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变化规律。)
4.用课件帮助理解插图,学生观察并作详细描述。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空出现红霞
图3: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跳一跳地往上升。最后,太阳完全跳出了海面。
5.再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颜色:红是真红、深红;亮光:没有亮光、发出夺目的亮光、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上述内容从色彩和亮光两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海上日出的“壮观”。)
6.读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体会用“负着”“一步一步”“冲”“跳”等词语的好处。
7.体会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课文,学生练读,指名看着投影片配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使人颇感壮观)
三、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观察后说一说。
2.默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层薄时日出景象,再讲给同学听。
3.借助课件图片,理解太阳躲进云里,海天的景象,看看,读读。
4.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默读课文,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成两幅画。再指名联系课文说明这样画的原因。
5.指名读这段课文,思考在有云情况下的日出有何感受?
(太阳升空,万物都享受它的光泽,作者沐浴在这一片阳光中,自己也成了光亮的。这也表达作者感受到无比温暖、无比欣喜、为之欢呼的感情。)
四、总结、扩展。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霞,给世界以光明,所以这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2.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得很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
(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
3.要获得丰富的作文内容,写好文章还要讲究方法,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4.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师讲解。
幻灯片出示: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亮光”指黑暗中的一点或一道光。“光亮”指明亮,亮的程度较强烈。“光彩”指很亮很有光泽。“光芒”指向四面八方发射的强烈光线。)
五、拓展练习。
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写无云时日出的壮丽景观。现在请你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把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色(如日落、下雨、刮风、落叶等),通过细心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要注意写清楚变化的具体情景。
六、写法回顾。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来描绘日出景象的?
1.按事物发展顺序。
2.把变化的过程分几部分写。
3.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及其变化进行描写。
七、课堂小结。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
写作特色:
1.观察仔细,长期坚持观察,按事物发展顺序来描写。
2.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3.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八、布置作业。
请完成同步作业。
海上日出
雄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