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8 07: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 B.放射性物质泄漏
C.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D.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2.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关于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基本协调
B.我国石油生产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C.总量大,人均量多
D.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 ? ? ?)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
5.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
7.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过度开发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避免环境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氟氯烃、N2、酸雨 B.SO2、NO2、CO2、烟尘
C.NH3、SO2、NO、雾 D.Cl2、SO2、CO2、粉尘
9.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铅资源短缺 D.避免重金属污染

10.在全球倡导环保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正转向以三个“R”(Reduce减少消耗、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循环再生)为原则的新生活模式。下列做法符合“3R”生活模式的有(  )
①使用再生纸 ②垃圾分类回收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三峡工程建设充分考虑白鳍豚、扬子鳄等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殖环境,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12.作为现代公民,应提倡
①少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②自来水流水洗蔬菜水果
③优先选用公共交通方式 ④尽量不用一次性快餐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苹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6.8 33.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 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13.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1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两广丘陵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椎体顶点P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某一地区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的全国人口的比重)。图a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b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b地区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
A.生态移民 B.防治土地荒漠化
C.防治大气污染 D.水土资源的综合管理
16.图b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江心洲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江河中沉积而成的沙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恒河三角洲
A.面积狭小,人口和城市较少 B.地势低洼,洪涝灾害严重
C.水系较少,河网密度较小 D.河流含沙量大,易出现洪积扇
18.恒河三角洲地区的江心洲面积最小的时期是
A.1月至6月 B.5月至10月
C.7月至12月 D.11月至次年4月
19.江心洲作为江河中一种特殊的地貌,下列措施符合现代江心洲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①以大规模发展钢铁产业为主导方向
②建设环洲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
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
④利用土地廉价的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环境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经济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1.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会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 ②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③减少森林破坏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从江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稻鱼鸭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左图示意稻鱼鸭耕作模式,右图示意其农事安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23.该农业生产方式的显著优势是(  )
A.稻米的品质优良 B.一年三熟产量大
C.能够根除病虫害 D.可自由调整农事安排

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 )
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
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D.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
2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 )
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
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树轮指数(每一个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参数。下图是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含预计)。

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世界上部分国家GDP与碳排量情况。
国家 GDP(十亿美元) 碳排量(千吨) 碳均GDP (千美元每吨)
美国 1 1712.48 6 049 435 1.936
日本 4608.14 1 257 963 3.663
中国 2 253.941 5 012 377 0.450
印度 667.342 1 342 962 0.497


(注: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角度考虑,由图可知,1900年我国气候处于________(寒冷或温暖)期;1850~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以后我国气候变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或人为)因素所致。
(3)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
(4)简述气候变暖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分析原因。
(2)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环境?
28.为什么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29.下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日期为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后,节气为_________。
(2)A、B、C三地中,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E、F处于黄昏的是______;
(3)这一天,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
(4)A、B两点的昼长为:A________小时;B________小时;
(5)图示地区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有时朝北,有时朝南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6)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将____(填“变大”或“变小”)。
30.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这片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一系列的地质作用,形成史前巨湖。每年7月至10月,湖水干涸,湖泊里就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硬壳,乌尤尼盐沼由此形成。因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富含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

(1)简述乌尤尼盐沼的形成过程并说明该地锂矿富集的原因。
(2)从自然条件看,概括当地锂矿开发人员面临的主要困难。
(3)玻利维亚政府提出了“锂矿开发由国内企业控制,外资公司限定于深加工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方针。分析该方针对该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雨后,乌尤尼盐沼倒映着整个天空,湖天一色,蔚蓝空灵,美得妙不可言,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
(4)评价该地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C 6.D 7.D 8.B 9.D 10.A 11.A 12.D 13.D 14.A 15.D 16.B 17.B 18.B 19.C 20.A 21.D 22.C 23.A 24.B 25.D
26.(1)寒冷 寒暖波动(冷暖交替)
(2)人为
(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4)水旱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草场退化;沿海耕地被淹。
27.(1)①北美和西欧地区工业发达,②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③当地降水偏多,遇水汽凝结成酸雨。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治理工业污染,搞好环境保护。
28.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给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9.6 22 夏至 A>C>B A=B=C F C>A>B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或23°26′N - 90°N ) 12 24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或0°N -23°26′N )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或66°34′N-90°N ) 变小
30.(1)地壳抬升,隆起;在山间形成内陆湖;地形封闭且纬度低,蒸发旺盛,形成盐沼。 周边山区富含锂的火山岩经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在盐湖沉积富集。
(2)气候干旱,水源短缺;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缺氧;高原反应;紫外线照射强烈。
(3)避免外国公司掠夺式地开采,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引进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
(4)旅游资源独特性好;美学欣赏价值高;旅游资源单一(或者集群状况差);地域组合状况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