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8 13: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
A.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 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 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2. 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3. 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40°N,20°W) B. (40°S,20°E)
C. (40°S,20°W) D. (40°N,20°E)
4.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中纬度
B. ③地位于东半球
C. 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 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5. 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A. ②④⑤③ B. ②⑤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①⑤
6. 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它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 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读北冰洋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北冰洋沿岸地区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
A. 北美洲、欧洲、亚洲 B. 欧洲、北美洲、亚洲
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8. 下列有关北冰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冰洋大部分水域终年不冻,具有良好的航运价值
B.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地理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
C. 北冰洋的周围海岸线十分曲折,是四大洋中海岸线最长的大洋
D. 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狭窄的海峡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②半岛为( )
A. 朝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 雷州半岛 D. 亚平宁半岛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 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1.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C.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M的经度可能为
A. 20°W B. 160°E
C. 80°W D. 120°E
13. 小岛的地势
A. 东北高,西南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西北高,东南低
14. 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A. 山脊 B. 山谷
C. 鞍部 D. 陡崖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5. 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 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16. 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
A. 欧洲 B. 非洲 C. 太平洋 D. 北美洲
17. 图中a、b、c、d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c<b=d B. c>a<d<b C. b>d>a>c D. d=b>a=c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 0.6 ℃
B. 1.8 ℃
C. 2.5 ℃
D. 3.6 ℃
19. 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是
A. B.
C. D.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30 千米,要在边长为 1 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 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 1∶30000 B. 1∶2000
C. 1∶40000 D. 1∶20000
21. 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扩大 1 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A. 1 倍 B. 2 倍 C. 3 倍 D. 4 倍
下图为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22. 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图中东部为陆地,西部为海洋,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 )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冬季
C. 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处在10℃以下 B. P处在10℃以上
C. P处地势低洼 D. 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26. 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可能的是? ( )
A. 两地都雨热同期
B. 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 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 Q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 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8.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 A地高温多雨 B. 正值1月份前后
C. C地形成高压中心 D. B地寒冷干燥
读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 B. 12℃
C. 22℃ D. 30℃
30. 据图判断,下列城市及气候类型的组合,最符合该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的是(? )
A. 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C. 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海口﹣﹣热带季风气候
二、非选择题
31.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中C处的悬崖顶与山顶E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3)指出甲、乙两河中哪一条是明显不存在,并说明理由。
(4)在山顶P处能否看见经过D处的火车?为什么?
(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____。
32.下图中甲、乙为世界某两大洲地形剖面图,丙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副剖面图对应的大州分别是 、 。指出两大州地形特征的共同点。
(2)丙图中表示陆地的是 ,表示海洋的是 。指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异同点。
(3)结合丙图,分析陆地面积随纬度的变化趋势。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气候类型与右侧“气温—降水曲线”相对应的是:a_____;b_____(填数字序号)。
(2)图中③代表_____气候,由于受_____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3)图中①②③④⑤地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_____。
(4)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非州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⑥气候类型和①处相同,其成因为_____。
(6)有关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
C.沙漠分布广,没有发育大江大河??? D.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
A.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 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 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2. 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世界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从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最高的大洲,所以C正确。
【2题详解】
七大洲中,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亚洲的北部又有北极圈穿过,该洲对应于图中的④点,所以C正确。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3. 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40°N,20°W) B. (40°S,20°E)
C. (40°S,20°W) D. (40°N,20°E)
4.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中纬度
B. ③地位于东半球
C. 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 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答案】3. B 4.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及时间计算。
【3题详解】
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的,为南半球,;可判断图示各点是在东经度,②地的地理坐标是(40°S,20°E)。选B正确。
【4题详解】
图中赤道到30°S是低纬度,30°S到60°S是中纬度,60°S到90°S是高纬度。①(20°S,20°E)位于低纬度,A错;③地(40°S,40°E)位于东半球,B对;④(60°S,60°E)位于⑤(40°S,80°E)位于西南方,C错;地球是一球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①、②两点间的20°的纬距大于②、③两点间的20°经距,D错。选B正确。
【点睛】经纬网地图的坐标判读,首先要判断所属南北半球和东西经度;图示是变式经纬网图,即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题目已给出南半球,所以可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的,以此判断东西经;要注意:东西经是以0度经线为基准划分的,顺着自转方向0度经线以东是东经度,以西是西经度。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5. 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A. ②④⑤③ B. ②⑤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①⑤
6. 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它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 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答案】5. C 6. D
【解析】
此题考查海峡的的分布和板块的位置。
【5题详解】
通过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马六甲海峡,③为英吉利海峡,④为曼德海峡,⑤为土耳其海峡。上海位于中国东部,鹿特丹位于西欧。从上海到鹿特丹,依次经过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故选C。
【6题详解】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两大板块相互张裂。故选D。
读北冰洋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北冰洋沿岸地区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
A. 北美洲、欧洲、亚洲 B. 欧洲、北美洲、亚洲
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8. 下列有关北冰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冰洋大部分水域终年不冻,具有良好的航运价值
B.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地理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
C. 北冰洋的周围海岸线十分曲折,是四大洋中海岸线最长的大洋
D. 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狭窄的海峡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160°E与160°W之间是白令海峡,东侧是北美洲,北美洲向东是欧洲、欧洲东侧是亚洲,A正确。
【8题详解】
北冰洋纬度高,多数地区被冰雪覆盖,航运价值低;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地理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B正确;海岸线最长的大洋是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②半岛为( )
A. 朝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 雷州半岛 D. 亚平宁半岛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 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1.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C.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9. A 10. D 11. B
【解析】
此题考查半岛的分布以及其气候特征。
【9题详解】
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①为亚平宁半岛,②为朝鲜半岛,③为雷州半岛,④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故选A。
【10题详解】
雷州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不位于板块交界处,A错;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海洋性不明显,B错;雷州半岛降水充沛是受夏季风的影响,亚平宁半岛附近没有暖流,C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高,温度低,多冰川作用,而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D对;故选D。
【11题详解】
亚平宁半岛南北部均为地中海气候,A错;朝鲜半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对;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朝鲜半岛和雷州半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错;故选B。
下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M的经度可能为
A. 20°W B. 160°E
C. 80°W D. 120°E
13. 小岛的地势
A. 东北高,西南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西北高,东南低
14. 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A. 山脊 B. 山谷
C. 鞍部 D. 陡崖
【答案】12. A 13. D 14. A
【解析】
此题考查地图的判读。
【12题详解】
此岛在大西洋上,根据大西洋的经度范围,此岛经度只能为20°W。其他经度都不合适,故选A。
【13题详解】
通过河流的分布可知,河流一般发源于山上,流向平原、大海。山上地势较高,沿海多平原,地势低。所以总体来看,小岛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选D。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虚线部位将河流分开,为分水岭。分水岭处应为山脊地形。故选A。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5. 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 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16. 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
A. 欧洲 B. 非洲 C. 太平洋 D. 北美洲
17. 图中a、b、c、d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c<b=d B. c>a<d<b C. b>d>a>c D. d=b>a=c
【答案】15. C 16. B 17. A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经纬网,P区域纬度向北增大,属于北纬,位于北半球。经度范围是5°W到0°,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该地位于东半球,C对。
【16题详解】
结合前面的经纬度分析,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20°N-25°N之间,5W-0°之间,属于非洲北部,B对。
【17题详解】
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度,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图中a<c。相同纬度间隔的经线长度相等地,b=d。赤道上经度1°间隔距离与纬度1°间隔的距离相等。所以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c<b=d , A对。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大洲的主要范围,相同经纬度间隔的长度比较。
【名师点睛】区域定位,能够根据经纬度位置,根据经度、纬度的变化特征,判断区域所在的大洲或半球。相同的经纬度间隔,纬度间隔1°,距离是111千米。经度间隔1°,只有赤道上是111千米,其它纬线上的长度小于111千米,纬度越高,长度越小。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 0.6 ℃
B. 1.8 ℃
C. 2.5 ℃
D. 3.6 ℃
19. 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是
A. B.
C. D.
【答案】18. D 19.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及地形剖面图的判断,试题难度一般。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是200米,雪线边缘相当于一条等高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出c点的温度。c点与积雪边缘高差约6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3.6℃,D对,A、B、C错。故选D。
【19题详解】
注意剖面线穿过的地形区,穿过湖泊,剖面线向下凹,穿过山顶,剖面线向上凸。根据图例,ab剖面线穿过2200米等高线后,穿过一湖泊,剖面线应向下凹。可以判断图A、图B错。在2600米以上穿过山顶,山顶高度不可能到达2800米,C错,D对,故选D。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30 千米,要在边长为 1 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 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 1∶30000 B. 1∶2000
C. 1∶40000 D. 1∶20000
21. 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扩大 1 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A. 1 倍 B. 2 倍 C. 3 倍 D. 4 倍
【答案】20. A 21. C
【解析】
该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比较,比例尺的特征。
【20题详解】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1米等于100厘米,30千米等于3000000厘米,所以该国的比例尺是1:30000,即选A。
【21题详解】
比例尺扩大1倍,比例尺是原来的2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是原图面积倍数等于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即4倍,要比原来面积增大3倍,所以选C。
下图为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22. 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答案】22. D 23. C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则坡度越陡。读图可知,丁图比例尺最大,坡度应最陡,故选D。
【23题详解】
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据,不能判断地势分布状况,A错。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小表示实际面积越大,丙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实际面积应最大,B错。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内容越详细,丁图的比例尺最大,内容应最详细,C对。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2.5倍,D错。故选C。
该题考查比例尺。
【点睛】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
①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②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③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④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图中东部为陆地,西部为海洋,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 )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冬季
C. 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处在10℃以下 B. P处在10℃以上
C. P处地势低洼 D. 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26. 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可能的是? ( )
A. 两地都雨热同期
B. 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 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 Q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
【答案】24. B 25. A 26. 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南部等温线温度低,北部等温线温度高,所以为南半球(北热南寒);图中东部为陆地,西部为海洋,同纬度相比,大陆温度比海洋低,所以应为冬季。故选B。
【25题详解】
图中出现闭合等温线,根据等值线“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原则,P外部等温线10℃为两边等温线的小值,所以P处在10℃以下,温度低,说明地势高,P处应为山丘地形。P处纬度为南纬33度,纬度较高,不会分布热带雨林。故选A。
【26题详解】
Q地纬度为南纬33度,且在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此地雨热不同期,A错;Q地位于南半球,最热月在1月,北京最热月在7月,B错;Q地夏季,也就是1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此时北京吹偏北风,C错;Q地降水最多在冬季,也就是7月,此时北京降水也较充沛,D对;故选D。
【点睛】无论冬夏,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南向北气温降低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气温升高为南半球。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 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8.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 A地高温多雨 B. 正值1月份前后
C. C地形成高压中心 D. B地寒冷干燥
【答案】27. D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A、B地位于南亚,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风暖热、湿润,A错误;
B、B地位于南亚,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B错误;
C、B地位于南亚,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误;
D、B地位于南亚,冬季风受山脉阻挡,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正确。
【28题详解】
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此时正值1月份左右,A地寒冷干燥,C地此时是低压中心,B地温和少雨,B项正确。
读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 B. 12℃
C. 22℃ D. 30℃
30. 据图判断,下列城市及气候类型的组合,最符合该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的是(? )
A. 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C. 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海口﹣﹣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9. D 30. B
【解析】
此题考查气候判读。
【29题详解】
据图得知,该地最热月温度在27℃附近,最冷月温度在零下3℃附近,所以年较差约为30℃。故选D。
【30题详解】
该地最冷月在1月,温度在零下3℃附近,说明此为北半球温带气候。7、8月降雨较多,降雨类型为夏雨型。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中C处的悬崖顶与山顶E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3)指出甲、乙两河中哪一条是明显不存在,并说明理由。
(4)在山顶P处能否看见经过D处的火车?为什么?
(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____。
【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2)200
(3)甲河。该地是山脊,地势高于两侧。
(4)不能。两地之间视线被山脊阻挡
(5)沿交通线分布
【解析】
本题以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形特征描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2)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图中山顶E处的高度范围是800—850之间,悬崖重合了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m,计算可知两地高度不超过200米。
(3)河流发源于河谷当中,甲地地形部位是山脊,不会出现河流。
(4)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透视现象。据图可知,P处与D处之间有山脊分布,阻挡了视线。
(5)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据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布局。
32.下图中甲、乙为世界某两大洲地形剖面图,丙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副剖面图对应的大州分别是 、 。指出两大州地形特征的共同点。
(2)丙图中表示陆地的是 ,表示海洋的是 。指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异同点。
(3)结合丙图,分析陆地面积随纬度的变化趋势。
【答案】(1)北美洲 大洋洲 共同点:在东西方向上分为三大地形区,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A B 相同点: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不同点: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3)在北半球,随纬度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增大,但北极地区为海洋;在南半球,随纬度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减小,但南极地区为陆地;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大洲与大洋。
【详解】(1)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知,甲大洲在纬度30.5,西经80度到120度(越往东,度数越小为西经)之间的地形为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由此判断为北美洲。乙大洲在东经115度到152度之间的地形为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由此判断为大洋洲。根据地形来看,两大洲在东西方向上分为三大地形区,都有山地、平原和高原地形,各个地形相间分布。
(2)据图得知,A在北半球总体比B多,在南半球B总体比A多,可知,A表示陆地,B表示海洋。所以不同点也是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3)据图得知,在北半球,随纬度增加,A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到了极点附近,因为北冰洋分布的原因,A比重突然变小,所以在北半球,随纬度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增大,但北极地区为海洋;在南半球,随纬度增加,B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到了极点附近,因为南极大陆分布的原因,B比重突然变小,所以在南半球,随纬度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减小,但南极地区为陆地。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气候类型与右侧“气温—降水曲线”相对应的是:a_____;b_____(填数字序号)。
(2)图中③代表_____气候,由于受_____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3)图中①②③④⑤地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_____。
(4)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非州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⑥气候类型和①处相同,其成因为_____。
(6)有关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
C.沙漠分布广,没有发育大江大河??? D.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 (1). a -① (2). b-② (3). 热带沙漠气候 (4).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5). ②④ (6). 该处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较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7). 位于热带,终年高温;山地地形,东部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降水丰富。 (8). 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非洲气候状况。
【详解】(1)a图中,气温均高于15℃,且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所以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地区,对应的是①;b图中,气温均高于15℃,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所以为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10°——20°之间,对应的是②。
(2)图中③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撒哈拉沙漠处,代表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分在南北30度到40度的大陆西岸,对应的是④。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对应的是②。
(4)同纬度的大陆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导致对流运动较弱,形成的降水少,所以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5)⑥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岛上中部为山地地形,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受增温增湿作用影响,降水丰富。
(6)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A错;非洲大部分以热带气候为主,温度高于20℃,普遍高温。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B对;非洲尼罗河为世界上最长河流,刚果河径流量充沛,非洲有发育大江大河,C错;非洲各国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D错;故选B。
【点睛】非地带性分布:
(1)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都是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是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