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会认会写15个生字,读读记记“含糊、执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4.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受优良的革命传统。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1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读课文,初步扫清生字障碍。
2.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3.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老师过渡: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和“被害”的经过。我们先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再依此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
全文共有3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被捕以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写父亲不幸被捕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9-29自然段):写与父亲在法庭上见的最后一面。
第四部分(第30-33自然段):写得知父亲被害,全家人的悲痛情形。
四、理清课文层次后,再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她的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
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自然段与回忆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叙述的方法来写的。
(课文第1自然段回忆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有十六年了,紧接着后面的课文都是讲述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可见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倒叙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敬爱的父亲;对于中国人而言,李大钊是个伟大的革命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借助作者的那些回忆,去感受这位伟人对革命坚贞不屈的信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复习本课生字。
2.明确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文章运用倒叙的写法,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坚持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被害后家人无比悲痛的事。)
二、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927年春天。过渡作用,承接第一自然段,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烧掉文件书籍;②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③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①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②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③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三、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四、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____”画出在法庭上对李大钊同志的外貌描写。
(2)用“ ”画出在法庭上对李大钊同志的神态描写。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这说明了什么?
“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得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①“安定”指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②“沉着”意为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五、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3.“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4月28日”这两句表达了母女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志,革命到底。)
4.最后3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六、总结课文。
1927年的4月28日是个悲痛的日子,对于李星华一家人来说,在这一天他们失去了一个挚爱的亲人;而对中国人民来说,在这一天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革命领导人。历史不会忘记英勇的先烈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李大钊同志一样的先烈们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他们是祖国的骄傲!在和平的今天,让我们深深地缅怀他们,铭记英烈为了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布置作业。
请完成同步练习。
(倒叙写法 按时间的顺序回忆 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