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祖父的园子 课件(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8 21: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课 祖父的园子课题导入 《呼兰河传》是萧红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这园子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相关链接 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其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语言直率自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生字广场认读园地蚱 啃 樱 蚌 割 kěn yīng zhà gē bàng嘟 倭 拴 啰 逛wō dū guàng shuān luo 多音字运用晃huǎng(明晃晃)huàng(晃动) 一阵风过,水面晃( )动起来,粼粼的波光很是晃( )眼。huǎnghuàng重点词语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地 锄头 割掉
承认 拴着 水瓢阅读思考: ·哪些段落描写了“我”对园子的印象?
·哪些段落描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趣事?
·哪些段落能让你感受到园子里什么的自由?整体把握根据以上问题把文章分成三部分:整体把握 “我”对园子的印象(1-3)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趣事(4-15) 园子里生命的自由(16-20)哪个部分的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1.园子里有些什么动物或植物?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色彩缤纷?
3.从“我”对园子的印象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对园子中的事物满心喜爱。内容详解读第一部分,交流思考:句段分析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句段分析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学习第二部分——趣事内容详解 这个部分讲了“我”和祖父的哪些事?栽种铲地摘黄瓜捉虫子浇水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句段分析 黄瓜还没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将一个小孩所作所想所说如实记录,具有真情实感。学习第三部分内容详解 读并感受这部分语言的独特之处。 找出印象深刻的词句,分享感受。句段分析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健康”“漂亮”这是作者记忆中园子里的生命,它们都是童年的作者的玩伴,连没有生命的土墙也像是能开口。句段分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动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它们的事,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作者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1.齐读第17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吸引人?内容详解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瞎闹”,摘黄瓜捉虫子,玩着各式各样的孩童游戏,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对孩子倾尽爱心和耐心,放飞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孩童时的作者眼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充满梦幻的。课文小结 阅读链接:
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对课文新的感悟。?拓展链接“我”对园子的印象—— 生机勃勃
“我”和祖父——温馨、快乐
园子里的生物——自由自在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回忆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