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教学课件
表里的生物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冯志
新课导入
你观察过表么?表里面有生物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去一探究竟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重点词句;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有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冯志:河北涿县人,原名冯承植。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鲁迅评价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dī
xiē
bō
ɡuō
整体感知—— 我会读
嘀
蝎
子
zhē
嗒
子
蜇
钵
蝈
人
蝈
整体感知—— 我会写
脆
拦
玻
璃
恶
怖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洪亮:
恐怖:
和谐:
钵子:
唯恐:
声音宏大,响亮。
感到可怕而畏惧。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一种盛物品的器具。
唯独害怕(担心)。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划分段落。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
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1-9)
父亲打开表让“我”看,并且回答了“我”得疑问(10-16)
“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蝎子这件事(17-21)
深入探究
阅读课文,用你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默读课文,总结第一段写了哪些声音?
深入探究
鸟叫
狗吠
蝉鸣
默读课文,总结第一段写了哪些声音?
深入探究
钟声
盲人的三弦声
说说第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深入探究——段落作用
确信“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观点是正确的。也为下文写表里的声音作铺垫。
深入探究——理解文章
再读课文,思考:“我”猜测一定有活的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的理由是什么?
父亲的怀表秒针会自己走动,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嘀嗒声。
符合“活的生物”的特征。
深入探究——启发思考
试着找找“我”对父亲的表充满好奇心的句子。
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
深入探究
想想这些描写,写出了“我”怎样的心里状态。
好奇
矛盾又痛苦
深入探究
父亲把表打开给“我”看了,表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美丽的世界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深入探究
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做了什么事?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父亲编造谎言
“我”深信不疑
深入探究
“我”为何对父亲的谎言深信不疑?
父亲的回答证实了“我”的思考和判断是正确的。——表针是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表是活的)
深入探究
结合全文,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可爱、富有幻想
好奇心极强
求知欲强烈
深入探究
“我”最后为什么不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了?
“我”长大了,终于明白了“表里的生物”不是小蝎子而是秒针。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以为父亲的表是活的生物,后来才知道是秒针转动的声音。文章质朴有趣,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天真可爱、好奇心强,具有求知欲的小孩子形象。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时间的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3.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提出猜测
活的都会发出声响
秒针在走发出声响
证实
看到尾巴似的东西
表里有蝎子
动一下要蜇人
好奇心重
天真可爱
求知欲强
布置作业
你有没有像主人公这样的小故事要分享?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字数不限)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