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能(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此种溶质,观察是否能够溶解。
不饱和溶液
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
3、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升温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温
特例: 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
学科网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苦卤)
多种化工原料
“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
风吹日晒
继续日晒
提取
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
食盐晶体是在海水中的水完全蒸干才析出; 还是蒸发到一定程度以后,水分再蒸发就有析出呢?
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为什么?
阳光充足
风力大
雨量少
湿度低等
蒸发结晶
(结晶的途径之一)
海水
食盐饱和溶液
析出晶体
蒸发水分
继续蒸发
结晶
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山东的莱州湾盐场
二、溶解度
1 .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2)影响因素:
如 :食盐溶于水,油不溶于水, 但油易溶于汽油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固体 温度
气体 温度和压强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在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熟石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果要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大小,应该限定哪些条件呢?
温度
达到饱和状态
水的质量
100g
溶质的质量
活动二:认识溶解度
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⑴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外界条件: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状态:
溶解度单位:
(影响因素)
(决定因素)
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四要素
⑵
“一对应”:哪种溶质在哪种溶剂(一般指水)中 的溶解度
s
一定温度
100g水
达到饱和状态
g
一定温度
100g
达到饱和状态
质量
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g.
⑶意义:
① 20?C时,氯化钠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35克
(4)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② 20?C时,氯化钠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5克
(1)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2)喝了汽水后,你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
(3)打开汽水瓶盖,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问题:气体的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对下列现象你熟悉吗?请查阅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相关资料,来解释一下吧!
气体的溶解度
1、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盐在20?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2、在20?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
3、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4、在2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
√
3、在某温度时,400g水中最多能溶解X物质10g,则 X物质在该温度的溶解度是 ( )
A. 40g B.10g C. 5g D. 2.5g
D
练习:
1、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则6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
110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
31.6g
100g
131.6g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3
31.6
20.9
45.8
63.9
85.5
138
168
202
246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110
①定义: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数形结合法)
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
.
.
.
.
.
.
.
硝酸钾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溶解度/g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如NaCl
②变化规律
(陡升型)
(下降型)
(缓升型)
1.如图,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溶液是______溶液;
2.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时,a的溶解度___ b的溶解度(填“>”“<”或“=”)
4.C点对于a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对于b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80℃时,a的溶解度为85g
饱和
a,b两物质在60 ℃时,溶解度相等为52g
>
不饱和
饱和
A
C
B
③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
2.曲线的交点:
3.曲线上方的点:
4.曲线下方的点:
1.曲线上的点:
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且是饱和溶液
表示交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溶质剩余
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t1℃时 ,B物质的溶解度为 ;
(2)点p的含义 ;
(3)t3℃时,A、B溶解度的大小为 。
(4)温度对A、B的溶解度有何影响?
(5)若要从A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应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6)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应怎样提纯A?
下图是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2.比较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4.选择合理的结晶方法。
3.认识温度对某一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5.分离或提纯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ag
t2 ℃时,A、B溶解度相等
A﹥B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物质; 如KNO3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如NaCl
结晶方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 g食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 g食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 g食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即: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
18
36
=
=
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26.5 ﹪
26.5 ﹪
26.5 ﹪
W =
S
S + 100g
×100%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C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B
A.将a、b、c三种物质从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b>a=c
D. 若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4.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三、粗盐提纯
1.杂质:不可溶、可溶
2.实验室提纯
①溶解
烧杯、玻璃棒
仪器:
(一)除去不可溶性杂质
目的:
使盐溶于水
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
操作要点:
烧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
一贴、二低、三靠
仪器:
目的:
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③蒸发
仪器:
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坩埚钳、石棉网
目的:
使盐从水中析出
操作要点:
当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份(不能完全蒸干)
作用:引流
作用: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二)除去可溶性杂质
--化学方法
BaCl2 NaOH
Na2CO3 盐酸
Na+ Cl-SO42- Ca2+ Mg2+
所加试剂
杂质
Na+ Cl-SO42- Ca2+ Mg2+
Na+ Cl- Ca2+ Mg2+
Ba2+
Na+
Cl- Ca2+
Ba2+OH-
Na+ Cl- OH- CO32-
Na+ Cl-
Mg(OH)2
CaCO3 BaCO3
过量BaCl2
BaSO4
过量NaOH
过量Na2CO3
盐酸
H2O CO2↑
NaCl
MgCl2
CaCl2
Na2SO4
过量的
BaCl2溶液
﹛
BaSO4 ↓
NaCl MgCl2
CaCl2 BaCl2
过量的
Na2CO3溶液
溶质:
沉淀:
溶质:
﹛
沉淀:
CaCO3 ↓
BaCO3 ↓
过量的
NaOH溶液
﹛
NaCl CaCl2
BaCl2 NaOH
Mg(OH)2 ↓
适量的
稀HCl
NaCl溶液
NaCl固体
NaCl、NaOH
Na2CO3
溶质:
沉淀:
①
②
③
④
蒸发
其他除杂流程顺序:
② BaCl2 、 Na2CO3、 NaOH 、 稀HCl
① BaCl2 、 NaOH 、 Na2CO3、 稀HCl
③ NaOH 、 BaCl2 、 Na2CO3、 稀HCl
注意:
在添加除杂质试剂顺序时BaCl2 溶液一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且稀HCl一定在最后。
食盐的作用:
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