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运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视频:【知识解析】案例:小马老师的家庭迁移故事
“【知识解析】案例:小马老师的家庭迁移故事”
师:小马老师一家几代经历了多次迁移,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相同吗?有何不同?
生:(可能的答案)迁移的原因、迁移的方向都不相同
【讲授新课】
(板书)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师:人口迁移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个方面,分别来研究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板书:1.国际人口迁移
出示图片:“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
师:首先来研究19世纪前的国际人口迁移,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结合历史知识说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人口迁出区主要是欧洲、非洲、亚洲;迁入区主要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迁移的原因主要是殖民统治和奴隶贸易。
师:出示资料:“黑奴贸易”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西方殖民者把人数众多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四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殷殷鲜血,垒垒白骨。
师:奴隶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奴隶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奴隶贸易中的人口迁移方向?
生:(可能的答案)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方向主要是从非洲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
师:可见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战之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又有何不同?
出示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师: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生:(可能的答案)迁入区主要有北美地区、欧洲、大洋洲和西亚地区;迁出区主要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
师:迁入区和迁出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何区别?
生:(可能的答案)迁出区主要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迁入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师:这里面西亚和北非地区可能是一个特例,这一地区由于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境外招募了大量的外籍工人成为了人口的净迁入区。
师: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从箭头上看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灾害、战争等。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师:二战后的人口迁移有三个主要类型:劳务输出为主,说明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国际难民数量庞大;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图文信息,把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 原因 特点 主要迁入地 主要迁出地
19世纪以前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亚洲非洲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不同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北美地区欧洲大洋洲西亚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
师:通过总结我们发现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特点有很大的差异。接下来我们看看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
板书:2.国内人口迁移
师:世界各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体上都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出示案例:
案例1: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公元7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1800万,11世纪为3850万,增长到2倍以上。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开垦荒地和林地成为一个重要选项。以法国为例,当时法兰西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都没有耕种。拓荒者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走向人迹罕至的森林、山地和沼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及移民。
案例2:英国的工业化与人口迁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
师: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 原因 特点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的垦荒、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 大批的移民为主
工业化以后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
师: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
师: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可以分成哪两个阶段?
生:(可能的答案)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
师:从图上看这两个阶段的迁移方向和迁移原因有何不同?
生:(可能的答案)改革开放前从沿海省份向东北、西北内陆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支援边疆建设;改革开放后主要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务工和经商。
师: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资料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阶段的国内人口迁移
出示资料:
①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后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建设我国先后成立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生产建设兵团大量来自东部省区和城市的知识青年和农民等先后加入,总人数近300万人;
②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大概投入了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③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师: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的特点
生:阅读资料完成表格
时间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 东部人口稠密区前往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出示图片: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师: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迁入地都有哪些?迁出地有哪些?这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主要迁入地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主要是中西部的省份,尤其是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省份。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受到迁移距离的影响。
师: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资料:
国家统计局资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出现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15年以来,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进城落户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虽然逐年略有减少,但仍保持在2.4亿人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1978-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倍,而城镇人口增长4.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平均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师: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生:阅读资料完成表格
时间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改革开放后 内地前往沿海;山区前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地区前往发达地区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开放政策;沿海经济快速发展 务工经商为主,人口流动规模大
师:可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多为有组织有计划地迁移;改革开放后的迁移则以经济因素为主,多自发迁移,人口的流动规模更大。
学生活动: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社会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是人文学科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本章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对家庭成员人口迁移情况的调查,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获取家庭人口迁移的相关信息,并分析人口迁移背后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从而对人口迁移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步骤一:确定调查研究主题——家庭人口迁移的时代背景分析
步骤二:准备阶段(查阅资料、准备调查问卷、联系调查对象)
提示:调查对象范围尽量大,时间跨度(代际范围)尽量长
步骤三:调查阶段
要求:通过走访、电话、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认真填写调查记录表
步骤四:分析阶段
要求:1.绘制家庭人口迁移路径图
2.按照时代、迁移原因等进行分类
步骤五: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
要求:如果调查样本较少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共享调查数据
步骤六:班级内展示与分享(制作ppt等展示材料在班级内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认识到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方向、主导因素、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最后通过课后活动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学习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更深入的领会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
9 / 9
(共20张PPT)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一章 人口
(第2课时)
课程引入
观看视频思考:
小马老师一家几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相同吗?有何不同?
此处引用平台资源“【知识解析】案例:小马老师的家庭迁移故事” 。
观看视频思考:小马老师的家庭迁移故事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结合历史知识说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近代欧洲殖民者贩运
黑奴的人口迁移路线
近代欧洲殖民者受土地、矿产资源吸引,到美洲、大洋洲开发的人口迁移路线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资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
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
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
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西方殖民者把人数众多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四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殷殷鲜血,垒垒白骨。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观看回答:
1.奴隶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
2.奴隶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奴隶贸易中的人口迁移方向?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黑奴贸易三角路线图
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方向主要是从非洲到南北美洲和欧洲。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1
时间 原因 特点 主要迁入地 主要迁出地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不同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归纳:根据教材图文信息,把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案例二:工业革命后19世纪英国大量城镇兴起,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加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的垦荒、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
大批的移民为主
工业化以后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观察并思考:
1.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可以分成哪两个阶段?
2.这两个阶段的迁移方向和迁移原因有何不同?
改革开放前从沿海省份向东北、西北内陆地区迁移,主要原因受政策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后主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两个阶段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前
资料:①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后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建设我国先后成立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生产建设兵团大量来自东部省区和城市的知识青年和农民等先后加入,总人数近300万人;
②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大概投入了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③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
东部人口稠密区前往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后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观察教材图片:
1.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迁入地都有哪些?迁出地有哪些?
2.分析这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迁入地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主要是中西部的省份,尤其是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省份。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受到迁移距离的影响。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资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出现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15年以来,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进城落户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虽然逐年略有减少,但仍保持在2.4亿人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1978-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倍,而城镇人口增长4.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平均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2
根据图片和资料填写表格,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改革开放后
内地前往沿海;山区前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地区前往发达地区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开放政策;沿海经济快速发展
务工经商为主,人口流动规模大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课后活动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步骤一:确定调查研究主题——家庭人口迁移的时代背景分析
步骤二:准备阶段(查阅资料、准备调查问卷、联系调查对象)
提示:调查对象范围尽量大,时间跨度(代际范围)尽量长
步骤三:调查阶段
要求:通过走访、电话、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认真填写调查记录表。
此处引用平台资源“【活动设计】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请提前下载打印。
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课后活动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步骤四:分析阶段
要求: 1.绘制家庭人口迁移路径图
2.按照时代、迁移原因等进行分类
步骤五: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
要求:如果调查样本较少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共享调查数据
步骤六:班级内展示与分享(制作ppt等展示材料在班级内展示)
课堂小结
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案例1
返回
公元7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1800万,11世纪为3850万,增长到2倍以上。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开垦荒地和林地成为一个重要选项。以法国为例,当时法兰西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都没有耕种。拓荒者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走向人迹罕至的森林、山地和沼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及移民。
英国的工业化与人口迁移
案例2
返回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