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8章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课堂讲解
课时流程
1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数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课后
作业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________的平方____
等于______的_______,即___________.
2.填空题
(1)在Rt△ABC,∠C=90°,a=8, b=15,则c= .
(2)在Rt△ABC,∠B=90°,a=3, b=4,则c= .
(如图)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有一个角是 ;
(2)两个锐角 ,
(3)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4)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
_______边是 边的一半.
知1-导
1
知识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据说,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一根
绳子上连续打上等 距离的13个结,
然后,用钉子将第1个与第13个结
钉在一起,拉紧绳子, 再在第4个
和第8个结处各钉上一个钉子,如
图. 这样围成的三角形中,最长
边所对的角就是直角.
思考
知1-导
2. 用圆规、直尺作 △ABC, 使AB =5 , AC = 4,
BC = 3, 如图, 量一量∠C,它是90°吗?
为什么用上面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就一定
是直角三角形呢?
知1-讲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1-讲
要点精析: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在没有确定直角三角形时,只能说三角形的边,不能说斜边或直角边;
(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同样是直角三角形;只是这时a为斜边.
根据下列三角形的三边a,b,c的值,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是,指出哪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1)a=7,b=24,c=25;
(2)a=7,b=8,c =11.
例1
知1-讲
知1-讲
(1)∵最大边是c=25,c2=625,
a2+b2=72 +242 =625 ,
∴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边c所对的角是直角.
解:
(2) ∵最大边是c=11,c2=121,
a2+b2=72 +82 =113 ,
∴ a2+b2 ≠ c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先确定最长线段,再看最长线段的平方是否等于其他两条线段的平方和,若相等,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否则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知1-讲
知1-讲
〈易错题〉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
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先将等式两边同时分解因式,然后通过对分解后的式子的讨论,得出△ABC的形状.
例2
导引:
知1-讲
∵a2c2-b2c2=a4-b4,
∴c2(a2-b2)=(a2-b2)(a2+b2),
即(a2-b2)(a2+b2-c2)=0.
(1)当a2-b2≠0时,则有c2=a2+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
知1-讲
(2)当a2-b2=0,即a=b时,
若a2+b2-c2≠0,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若a2+b2-c2=0,则△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综上所述,△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1-讲
两个因式的积为0,有只有一个因式为0和两个因式都为0两种情况;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不仅要考虑直角三角形,还要考虑等腰三角形.本题易丢掉情况(2),在化简过程中没有考虑到a2-b2=0的情况就直接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可能为0的数,从而导致了错误.
知1-练
1
不是
判断下列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a= 2,b = 3, c =4. ( )
(2) a= 9,b = 7,c = 12. ( )
(3) a= 25,b =20,c = 15. ( )
不是
是
知1-练
2
C
(中考·南京)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
A.3,4,4 B.3,4,5
C.3,4,6 D.3,4,7
知1-练
A
3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a-b)=c2,则( )
A.∠A为直角 B.∠B为直角
C.∠C为直角 D.△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知1-练
C
4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单位:cm)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2
知识点
勾股数
知2-讲
1.勾股数: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8,15,17;7,24,25;9,40,41;….
知2-讲
要点精析:
(1)勾股数组有无数个;
(2)一组勾股数中各数的相同倍数得到一组新的勾股数:如3,4,5是勾股数,则6,8,10和9,12,15也是勾股数,即如果a,b,c是一组勾股数,那么na,nb,nc(n为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
知2-讲
2.判断勾股数的方法:
(1)确定是否是三个正整数;
(2)确定最大数;
(3)计算:看较小两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
3.易错警示:勾股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三个数都是正整数;
(2)两个较小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数的平方.
知2-讲
已知:在△ABC中,三条边长分别为a = n2 -1, b=2n,c = n2 +1(n>1). 求证: △ABC为直角三角形
例3
∵a2+b2=(n2-1)2 + (2n)2
=n4 -2n2 + 1 + 4n2
=n4 + 2n2 + 1
=(n2 +1)2
=c2,
∴ △ABC为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证明:
知2-讲
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A. 62+72≠8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B. 52+82≠13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C.1.5和2.5不是整数,所以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D. 212+282=352,能构成勾股数,故正确.故选D.
例4 下面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
A.6,7,8 B.5,8,13
C.1.5,2,2.5 D.21,28,35
D
导引:
知2-讲
确定勾股数的方法:
首先看这三个数是否是正整数;然后看较小两个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记住常见的勾股数(3,4,5;5,12,13;8,15,17;7,24,25)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除3, 4, 5外,再写出3组勾股数.
在△ABC中,三边长a,b,c满足(a+c)(a-c)=b2,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知2-练
5,12,13;8,15,17;7,24,25
1
2
直角三角形
知2-练
B
3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三个连续的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是( )
A.3,4,5 B.6,8,10
C.3,4,6 D.4,6,8
知2-练
B
4
下面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一组是( )
A.4,5,6 B.12,16,20
C.-10,24,26 D.2.4,4.5,5.1
下列几组数:①9,12,15;②8,15,17;③7,24,25;④n2-1,2n,n2+1(n是大于1的整数), 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5
D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不能机械的认为c边所对的角必是直角.
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的条件:(1)这些数是正整数;(2)有且只有三个数;(3)满足a2+b2=c2.
方法规律总结:
我们学过的识别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有:
(1)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请完成《点拨训练》P48-49对应习题。
(共32张PPT)
第18章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2课时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两者都与三角形的________有关.
区别:勾股定理是以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为条件,进而得到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则是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为条件,进而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方法 .
三边
1.(蚌埠期末)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3 m,顶端离地面4 m,则梯子的长度为( )
A.2 m B.3 m C.4 m D.5 m
D
1
知识点
实际应用
2.如图,一巡逻艇在A处,发现一走私船在A处的南偏东60°方向上距离A处12海里的B处,并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西30°方向行驶,若巡逻艇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追赶走私船,则追上走私船所需时间
是( )
小时 B. 小时 C. 小时 D. 小时
C
点拨:
∵走私船在A处的南偏东60°方向上,∴∠ABD=30°,∵走私船在B处沿南偏西30°方向行驶,∴∠CBD=60°,∴∠CBA=90°.设追上走私船所需时间是t小时,则(20t)2+122=(25t)2,解得t=-
(不合题意,舍去)或t= .故选C.
3.(巢湖月考)图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
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
角三角形围成的.在Rt△ABC中,直角
边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乙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图乙中的实线)是________.
76
点拨:
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则x2=122+52=169,所以x=13,所以“数学风车”的周长是(13+6)×4=76.
4.(中考·枣庄)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 ,已知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2,1,则△ABC的面积为
________.
1
点拨:
方法一:把 ,2,1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
=1.
方法二:
由△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2,1,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故其面积为 ×
2×1=1.
5.△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c+a=2b,c-a= b,则△ABC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A
2
知识点
几何应用
点拨:
∵c+a=2b,c-a= b,∴c= b,a= b,∴a2+b2= +b2= b2,∵c2= = b2,∴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 cm,AD=4 cm,BC=13 cm,CD=12 cm,且∠A=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36 cm2 B.22 cm2
C.18 cm2 D.12 cm2
A
点拨:
连接BD,∵∠A=90°,AB=3 cm,AD=4 cm,∴BD
= =5(cm),∵52+122=132,∴BD2+CD2=CB2,∴∠BDC=90°,∴S△DBC= ×DB×CD= ×5×12=30(cm2),S△ABD= ×AB×AD= ×3×4=6(cm2),∴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0+6=36(cm2),故选A.
7.(中考·重庆A卷)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得到∠AGE=30°,若AE=EG=2 厘米,则△ABC的边BC=________厘米.
点拨:如图,过点E作EM⊥AG于点M,则由AE=EG,得AG=2MG. ∵∠AGE=30°,EG=2 厘米,∴EM= EG
= 厘米.在Rt△EMG中,由勾股定理,得MG=
=3(厘米),从而AG=6厘米.由折叠可知,BE=AE=2 厘米,GC=AG=6厘米.∴BC=BE+EG+GC=2 +2
+6=4 +6(厘米).
8.(灵璧月考)在△ABC中,AB=AC=17 cm,BC=16 cm,AD⊥BC于点D,则AD=________.
15 cm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已知A(3,2)、B(-2,3),则∠OAB=________ .
45°
点拨:
连接OB,则OA= ,OB= ,
AB= .∵( )2+( )2=( )2,∴△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B=45°.
10.如图,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BC=________.
点拨: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在△ADC与△EDB中,AD=ED,∠ADC=∠EDB,CD=BD,∴△ADC≌△EDB,∴AC=BE=13.在△ABE中,AB=5,AE=12,BE=13,∴AB2+AE2=BE2,∴∠BAE=90°.在△ABD中,∠BAD=90°,AB=5,AD=6,∴BD= ,∴BC=2 .
11.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桌面上倒下,启迪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如图,火柴盒的一个侧面ABCD倒下到长方形AB′C′D′的位置,连接CC′,设AB=a,BC=b,AC=c.请利用四边形BCC′D′的面积证明勾股定理:
a2+b2=c2.
证明:由题意知Rt△C′D′A≌Rt△ABC,∴∠C′AD′=∠ACB.
又∠ACB+∠BAC=90°,
∴∠BAC+∠C′AD′=90°,∴∠C′AC=90°.
∵S梯形BCC′D′=SRt△ABC+SRt△AC′D′+SRt△CAC′,
∴ (a+b)(a+b)= ab+ ab+ c2.
∴(a+b)2=2ab+c2.
∴a2+b2=c2.
12.如图,小明的家位于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MN的东侧A处,某一天小明从家出发沿南偏西30°方向走60 m到达河边B处取水,然后沿另一方向走80 m到达菜地C处浇水,最后沿第三方向走100 m回
到家A处.问小明在河边B处取水后是
沿哪个方向行走的?并说明理由.
解:小明在河边B处取水后是沿南偏东60°方向行走的.
理由:∵AB=60 m,BC=80 m,AC=100 m,∴AB2+BC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
又AD∥NM,∴∠NBA=∠BAD=30°,
∴∠MBC=180°-90°-30°=60°.
∴小明在河边B处取水后是沿南偏东60°方向行走的.
13.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你能判断AD与CD的位置关系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1)如图,将四边形ABCD分成4个小直角三角形,发现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其所在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整个网格面积的一半,即 ×52=12.5.
(2)AD⊥CD.理由如下:
在△ADC中,因为AD2=12+22=5,CD2=22+42=20,
AC2=52=25,
所以AD2+CD2=AC2,
所以△ADC是直角三角形,且AD⊥CD.
14.如图,南北方向PQ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28,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便立即通知正在PQ上B处巡逻的103号艇注意其动向.经检测,AC=10 n mile,AB=6 n mile,BC=8 n mile.若该
可疑船只的速度为12.8 n mile/h,则该可
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国领海?
解:∵AB2+BC2=62+82=100=10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
又S△ABC= AC·BD= AB·BC,
∴ ×10·BD= ×6×8,
解得BD=4.8.
在Rt△BCD中,CD2=BC2-BD2=82-4.82,解得CD=6.4.
∴该可疑船只从被发现到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航行时间为6.4÷12.8=0.5(h).
∴该可疑船只最早进入我国领海的时间为晚上10:58.
点拨:
此类问题,需要先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选择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