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8 22: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适用学年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遣唐使来华的概况,知道鉴真东渡,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了解唐与新罗的交往概况。
3.叙述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
难点
【学习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启示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概况: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出的来中国的 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跟随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2)概况: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第6次东渡,终于在公元754年抵达日本。
(3)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使节来华: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 。
3.文化交往
(1)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 选拔官吏,引人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朝鲜半岛的 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
1.时间: 初年。
2.过程:玄奘西行,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 。他遍访这个国家的名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 ,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预习疑问
课堂深化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一 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
——摘编自《遣唐使和学问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鉴真盲目航东海”在什么时期?指出鉴真在日本所传的“道艺”和他在奈良城所留的“痕迹”。
【求真经享誉佛国】
材料三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3)材料三中的“伟大僧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他“享誉佛国”的表现。
(4)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可见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课堂笔记
课堂体系总结【思维导图】
【总结与反思】
课堂达标检测
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的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2.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一级国宝的高僧是( )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阿仲麻侣
3.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现象说明唐朝外贸活动频繁。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4.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唐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你知道“秦王”是何人吗?天竺是现在的哪里?
(2)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
错题纠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