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 1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1)
第 一 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感受两位数乘两位解决生活问题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复习导入
算一算:
96×3=
85×4=
54×2=
21×2=
32×5=
3×45=
108
340
160
135
42
288
说一说:
一个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情景创设
探索新知
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
48×10=
答:体育馆A区有480个座位。
480
(个)
48个十是480。
解析:横方向看,一排有48个座位,共有10排,也就是求10个48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探索新知
48×10=
答:体育馆A区有480个座位。
480
(个)
解析:纵方向看,一列有10个座位,共有48列,即求48个10相加的和是多少。
48乘10得480
学以致用
算一算:
96×10=
85×10=
54×10=
乘10的方法:
先用因数和1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960
540
850
典题精讲
这些面粉共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要想算出这些面粉有多重,就要知道每袋面粉有多重和一共有多少袋。根据面粉袋上显示的数据“面粉25kg ”与堆放总数30袋,我们可以列出乘法算式:25×30。
典题精讲
(kg)
25×30=
方法一:可以先扩大10倍,乘10,得250,再将积扩大3倍,乘3,得750kg
典题精讲
750
(kg)
答:这些面粉共重750kg 。
25×30=
方法二:也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得75,再添上0得750kg
易错题型
25×20=
此题属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类型,计算时先用25×2得50,因为得出的乘积出现了一个0,容易误以为自己已经在积的末尾添了0,导致结果比正确答案缩小了十分之一。
易错分析:
50
错误解答
易错题型
25×20=
500
25×20=
50
错误解答
正确解答
典题精讲
计算20×30。
600
20×30=
探究新知
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
20×90= (元)
探究新知
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
1800
学以致用
算一算:
96×10=
85×10=
54×10=
乘10的方法:
先用因数和1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1×20=
32×50=
30×45=
1350
420
960
540
850
1650
乘整十数:
先乘因数和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课堂练习
口算:
43×10=
67×10=
58×10=
82×10=
10×29=
95×10=
430
580
670
820
950
290
课堂练习
填一填:
120
240
600
960
课堂练习
找朋友。(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将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共22张PPT)
第 2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2)
第 一 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复习旧知
你会口算这些题吗?
13×29
=90
=1250
=400
=315
=600
=87
=377
情景导入
12×14= (个)
探究新知
12×14= (个)
再算10盒有多少个,
最后算……
168
探究新知
12×14= (个)
2
1
8
6
1
0
答:14盒卷笔刀共有168个。
168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3 6
× 2 5
1 8
0
2
7
0
0
9
+
36 20
36 5
180 72
900
答:25天吃900只。
即时小练
2 3
× 3 1
2
3
9
6
1
3
7
2 7
× 3 4
1 0
8
1
8
1
8
9
4 5
× 3 0
1 3
5
0
典题精讲
一袋化肥重25kg,张大伯运回18袋这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思路点拨:此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要正确理解此题表示18个25相加的含义,其次在运算过程中要记得把进了位的加起来。
典题精讲
一袋化肥重25kg,张大伯运回18袋这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理解与分析:
已知:每袋化肥重25kg 运回18袋
问题:这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数量关系:每份重量×份数=总重量
典题精讲
一袋化肥重25kg,张大伯运回18袋这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解答过程:
答:这种化肥重910千克。
2 6
×3 5
1 3 0
8
7
0
9
1
910
易错题型
数学医院
错误原因:1、3乘5得15,忘记进位了。
2、两位数乘整十数,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再积的末尾添0.忘记添0了。
0
3、十位相乘的积应该先从十位摆放起。
易错题型
4 3
×2 5
2 1 5
6
8
5
0
7
1 8
× 5 0
9 0
0
3 4
×7 6
2 0 4
8
2 3
4
5
8
2
1
学以致用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00
=1440
=1472
=1053
=703
=1352
=980
=950
学以致用
同学们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全部住四等舱,住满了11个房间后,还剩9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12×11=132 ( 人)
解答过程:
132+9=141 ( 人)
答:共有141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课堂小结
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课外作业
填空,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344
1280
64
960
900
60
课堂 练习
72
58
460
200
9
540
10
5
32
540
8
90
9
课堂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笔算两位数的乘法吗?
(共22张PPT)
第 3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3)
第 一 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让学生经历发现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关系的全过程,体验归纳的成功感。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
情景导入
从左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每个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解答?
探究新知
根据汽车行驶的情况填出下表:
120
240
360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60×1=60
60×2=120
60×6=360
60×12=720
探究新知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即时小练
李大伯每天都在自家的鱼塘里投放12千克饲料,请根据这些条件填出下表:
填表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40
即时小练
12×1=12
12×5=60
12×10=120
12×20=240
每天投放饲料的量不变,总量随着时间的扩大而扩大。
即时小练
先填表,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填表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800
800
80
8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几倍。
即时小练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几倍。
典题精讲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
15×8=120
40×45=
15×24=
40×5=200
40×35=
15×56=
典题精讲
思路点拨:此题是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前一个算式当中的第二个因数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同样的倍数。如35是5的7倍,只要将积200乘7就得到第二个算式的乘积了。
典题精讲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
40×45=
40×5=200
40×35=
1400
1800
典题精讲
15×8=120
15×24=
15×56=
1400
1800
360
840
典题精讲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
15×8=120
40×45=
15×24=
40×5=200
40×35=
15×56=
1400
1800
360
840
通过刚才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课堂小结
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几倍。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分之几,积也随着缩小几分之几。
易错题型
(判断)算式18×7=126的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扩大20倍,即2520。(√)
错误解答
错误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扩大倍数是相乘的关系,所以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就应该是10个10倍,即100倍 。
易错题型
(判断)算式18×7=126的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扩大20倍,即2520。(×)
正确解答
18扩大10倍是180
7扩大10倍是70
180×70也就是18×7的乘积扩大100倍,即12600。
学以致用
填一填,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270
60
900
若几个乘法算式有一个因数是相同的,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会更简便些。
课堂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吗?
(共26张PPT)
第 4 课时 问 题 解 决
第 一 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价值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学习提供动力支持。
复习旧知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00
=1440
=1472
=1053
=703
=1352
=980
=950
情景导入
例1: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
探究新知
“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所学校的同学站的列数一样多,每列人数也一样多。
探究新知
怎样算呢?
先算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再算22所学校的人数。
先算22所学校共站了多少列,再算……
探究新知
计算过程:
18×4×22
=72×22
= (人)
方法一:
4×22×18
=88×18
= (人)
1584
答: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1584人。
方法二:
1584
探究新知
例2: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探究新知
探索新知
36÷3×24
=12×24
= (瓶)
288
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
探索新知
下面两种水彩笔共有12盒,说一说最
多有多少支,最少有多少支。
课堂活动
下面两种水彩笔共有12盒,说一说最
多有多少支,最少有多少支。
要使水彩笔支数最多,必须每盒28支的盒数多,要最少则每盒24支的盒数多。
归纳讨论结果:
28×11+24
=308+24
= (支)
332
24×11+28
=264+28
= (支)
292
最多:
最少:
典题精讲
洪大伯种花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花菜重24kg,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典题精讲
洪大伯种花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花菜重24kg,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要求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必须知道一共种了多少棵花菜。从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我们可以得知种了12×18棵花菜。也可以先求一行花菜的重量,再求18行花菜的重量。
典题精讲
洪大伯种花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花菜重24kg,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12×18×24
=216×24
= (千克)
5184
解答方法一:
答:这些花菜一共重5184千克。
典题精讲
洪大伯种花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花菜重24kg,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24×12×18
=288×18
= (千克)
5184
解答方法二:
答:这些花菜一共重5184千克。
易错题型
建筑工地运到一批水管,管理员把这批水管按每堆21根堆成3堆后,还剩7根。这批水管有多少根?
21×3=63(根)
答:这批水管有63根。
错误解答
错题分析: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两步计算的题,而这里只完成了一步,总量还要把剩下的7根加起来。
易错题型
建筑工地运到一批水管,管理员把这批水管按每堆21根堆成3堆后,还剩7根。这批水管有多少根?
21×3=63(根)
答:这批水管有70根。
63 + 7 =70(根)
正确解答
学以致用
三(1)班共种树多少棵?
每3人种树33棵。
三(1)班有36人。
学以致用
33÷3×36
=11×36
= (棵)
396
解答过程:
答:三(1)班共种树396棵。
学以致用
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学以致用
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40×24+70
=960+70
= (袋)
1030
解答过程:
答:这批大米有1030袋。
课堂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总结
课外作业
12元/束
17元/束
15元/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