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八章《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八章《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9 08: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2节的内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为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策略: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可先让学生列举可以直接食用的微生物食品,然后列举应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方面的实例,如酵母菌与发酵、醋酸菌与酿醋、乳酸菌与制作酸奶等,再通过制作泡菜活动初步理解应用微生物制作食品的一般原理。关于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或霉烂的知识,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则做相应的归纳和补充。
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课件展示有关疾病的资料如艾滋病、菌痢。让同学们讨论,教师则启发学生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原因,区分传染性、非传染性和中毒性疾病,并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这些疾病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系。
微生物与医药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可以让学生提前一周搜集有关抗生素方面的资料。课堂上教师最后归纳抗生素的由两类微生物产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的关系。
2、了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有关抗生素药物的资料。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能力。
2、通过对日常生物知识再现、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了解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与微生物致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
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法与学法:
学生课前先自学、收集资料,课堂以讨论为主,教师则辅以展示、讲授等。
课前准备:
1、按四到六人一组把学生分组。
2、搜集有关抗生素的药物资料。
3、提前准备“自制泡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1、一个腐烂桃子引发的思考
课件展示。
活动:分小组讨论桃子腐烂的原因,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总结导入:腐生行微生物使桃子腐烂变质,由此可见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二)微生物与食品:
教师活动
活动:请同学们品尝教师已经做好的泡菜,学生分组讨论泡菜的制作过程,并请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请阅读课本61页的活动。
1、泡菜的制作步骤
学生回答后展示课件。
制作泡菜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
为什么在制作泡菜时要加入白砂糖?
为什么注入的料液要淹没泡菜并将坛子密封起来?
展示课件。
利用图片和视频、、举例介绍酵母菌、醋酸菌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提问:哪些微生物可使食品腐败,原理?
如何保存食品?
展示保存食品方法。
学生活动
1、品尝泡菜、了解泡菜的制作方法
2、讨论、思考
3、讨论、思考、回答:
①乳酸菌,来源不知道。
②乳酸菌要分解糖类,才会产生乳酸。③保证无氧条件,乳酸菌才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阅读、思考、讨论、回答:①枯草杆菌、根霉、曲霉等。原理:微生物在上面大量生长繁殖,以致食品腐败。
②放冰箱、加防腐剂、真空包装、高温消毒、晒干等。
(三)微生物与疾病:
教师活动
1、人体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艾滋病、菌痢等;有些被人误食后会使人患病,如黄曲霉可产生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另还一些毒菇等。
展示微生物与疾病的一些图片。
2、引导学生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原因,区分哪些病会传染、哪些病不传染、哪些属于中毒性疾病,并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这些疾病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系。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揭示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分析、讨论、交流。
2、分析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传染性疾病:癣、艾滋病、甲型流感、“非典”、菌痢、禽流感等。
②非传染性疾病:龋齿。
③中毒性疾病:黄典霉素、毒蘑菇引起的疾病、食品中毒。
(四)微生物与医药:
教师活动
1、展示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在医药工业上应用的录像。
2、引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抗生素药物名称。
抗生素的由两类微生物产生
放线菌:产生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真菌:产生青霉素、头孢霉素等。
3、分析抗生素药物治病原理及其毒副作用,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目前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状况。
学生活动
1、明确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2、通过交流活动,明确抗生素药物的种类之多。
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树立科学用药的意识。
(五)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教师活动
1、提供相关素材,引导学生自学材料、课文。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①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微生物……
②聪明的你能让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吗?
学生活动
1、阅读材料、课文,概括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形成对微生物的正确认识。
2、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地想象……
(六)本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有很多的食品都来自微生物。但微生物也给人类带来了疾病,但我们人类总有办法从微生物研究和人类预防两个方面来控制疾病。微生物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关微生物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出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将会更好的利用微生物为我们人类服务,请同学们课后关注有关新的科学动态。
(七)课堂巩固
酵母菌 酿造制醋
灵芝 烤制面包造酒
乳酸菌 引起人类患病
醋酸菌 食用药用
艾滋病毒 发酵制作酸奶
(八)作业设计
教材63页 思考与练习。
课外布置:制作一份鲜美的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