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9 08: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5节《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南平剑津中学 方丽金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知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光合作用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阐明导管和筛管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这些都使本节课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但对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如何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物,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利用模型说出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及方向。??
(2)通过建构茎的模型能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及特征,阐明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能力目标:
(1)通过建构茎的模型,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综合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蜕变和提升。
(2)在模型建构中,尝试应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概念构建,培养知识归纳、提炼的能力。
(3)应用物理模型,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提升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探究意识,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2)认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创新意识。并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1)重点:茎的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基础和运输功能
难点: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2)突破策略: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结合分析讨论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本节课特别安排了建构茎的模型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动手体验,形成感性认识,进而理解茎的空间结构模型,使微观抽象现象变的更加直观,通过动手活动及视频手段突破难点。
二、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并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通过课前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学生对茎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运输的结构和方向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前提和铺垫,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通过分析、合作与交流来完成此课。
2. 教学策略
(1)利用建构茎的物理模型展开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课前探究的“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现象和课前准备的红枣树“枝瘤”的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建构茎模型 ——展示交流,验证模型——学以致用,应用模型。
(2)通过建构茎的物理模型突破难点。通过动手体验形成感性认识,进而理解茎运输作用基本规律,使微观抽象现象变的更加直观,以体现生物教学生动鲜活的特点。
(3)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欣赏、观察、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
3. 教学方法
在以讨论为主的小组活动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建模,实验、教师演示及讲授等教学方法加深理解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及特点,完整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欣赏、观察、思考、通过“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和观察“枝瘤”活动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在问题情境中,以疑启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了发展。
三、课前准备及策略
学生准备: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导学案
3.学生进行分组:每6人一 组。(枇杷叶 或杨树 叶、稀释的红墨水、锥形瓶)
4.备8个小组的茎的模型材料(吸管、剪刀、胶带、可乐罐、海绵、树皮的图片和彩纸等)。
突破策略:在模型的材料选择上,尽量从生活的可回收资源中选取。考虑到导管和筛管的特点不同,吸管可用直的不可弯曲部份作导管的模型材料,用可弯曲部分作筛管的模型材料(这样方便固定筛板)。海绵可以很好的调整和固定导管和筛管位置。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预 设 效 果








创设情境、设问:我们食用甘薯是它的根,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甘薯含有什么物质?埋入地下的根从何处获得的有机物?
根吸收的水分如何到达叶?同样,叶制造的有机物又是怎么运输到其他器官的呢?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我们食用甘薯是它的根,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甘薯含有有机物淀粉。
埋入地下的根从叶制造的有机物获得的。
根吸收的水分和叶制造的有机物是茎的运输作用
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本节教学。












探究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课前已经布置了各小组采集实验材料,做了茎对有机物、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请各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通过导学案创设一系列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通过上述实验茎内部的结构被染成红色的事实说明什么?(2)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什么?位于茎的什么部?运输方向怎样?(3)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二、观察枝瘤
并给各小组观察红枣树的“枝瘤”, 请学生分析其形成,并思考讨论问题:
枝瘤的形成可判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什么?位于茎的什么部?运输方向怎样?
课件展示茎的横纵切面和播放茎将水和无机盐从根向上运输到叶的视频:
评价交流:对这同学们的分析给予了赞赏。
观察、思考、讨论,各小组纷纷上台展示交流:
小组1实物展示:
小组2用图画建模展示: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分享探究结论。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而切口下方无显著变化。
学生收集资料,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尝试对茎的运输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以及收集资料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验证模型




探究二:建构模型
组织各小组建构茎的模型,老师巡视指导并强调:
1.利用提供材料建构茎的模型。注意韧皮部与木质部的位置关系,注意各部分的比例,还有形成层、髓,以及树皮的位置。
2. 筛管中有筛板,与导管有区别,有孔洞的纸片可以表示筛板。
3.对建构模型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
教师首先组织个人独立思考,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评价交流,最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建构的茎的模型。
接着展示显微镜下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的吸管、塑料瓶、海绵、树皮的图片和彩纸等材料,思考讨论建构模型:
学生积极动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尝试对茎的运输作用的理解建构茎的模型。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进行反思,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模型建构成功
各小组积极上台展示交流:
同学们对茎将水和无机盐从根向上运输到叶有全面的认识。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使用模型到主动建构模型,当场展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加深学生对茎的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课堂小结
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形成重要概念。
学生阐明导管和筛管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相互联系,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形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最后落实于概念的形成。
拓展延伸应



利用生活中“割胶”和果农为了增产环剥树皮的案例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并完成导学案和课堂自测
学以致用、
提升素养 ,理论联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增强章节间联系,重视知识归纳梳理。
直观有效地形成重要概念,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
(1) 突破难点,模型建构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自己获取知识。这堂课“实验”和“建模”都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果在这两个点上平均使力,势必造成时间不足,因此,笔者在设计时比较侧重在建构茎的物理模型上。建构模型是学生把想法变成一个作品包涵多种能力的展示。建模的过程是创造性过程,让每个学生用现有知识智慧,创造性想法,想象表现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式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建模”的教学上。
(2)自主探究,关注体验
“建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过程复杂抽象。学生主动建构模型,当场展示交流,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多种形势的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够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突破了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尝试把自己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情境中,以疑启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如学生上台展示交流小组建构的茎的模型,先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视角去解释、表达、描述,然后教师再讲解,用更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解说,体现出这一过程是与学生交换意见的过程,是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小组汇报和小组质疑时,学生条理清晰的讲授、创新思维火花的碰撞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教学评价,效果显著
在自我构建中,学生张开了思维与想像的翅膀,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放飞思维与想象中寻找创新,直观、科学、有效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导学案对学生学习评价及反馈得到的统计数据,实验班有90%以上的学生达可以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照班只有80%左右的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学以致用,联系实践
对本节的设计,还特别关注生物学科知识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价值。初中生物学的物理模型建构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模型解决生产实际和生活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以及收集资料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强调体现了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