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
背景原因: ②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1)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材料一: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私误国之人。
材料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杨国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之势。材料三: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四:据统计,在开元、天宝年间,唐廷与周边外族共进行了54次边疆战争,其中与吐蕃有战争26次,与突厥共发生12次战争,与契丹的战争有9次,和南诏的战争6次。唐帝国完全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1)755年,安禄山借
口朝廷出现奸臣,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
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持
续八年之久(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
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年平定了叛乱一、安史之乱
《玄宗幸蜀图》 在马嵬坡,禁军骑兵张小敬当场将杨国忠射死,斩首分尸。玄宗为
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
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月夜》、《哀王孙》、《悲陈陶》、《对雪》、《春望》、《述怀》、《羌村》、《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答: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影响: ①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唐朝由盛转衰。②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背景:
2、经过:(略)
3、结果及影响: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无以为生;连年灾荒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答: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合作探究是我惹的祸吗?“红颜祸水”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在
衰落过程中,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中央的宦
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末年,
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奄一息,
直到907年被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朱温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1、五代十国的更迭: 思考:五代十国的根源(或实质) 是什么?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2、五代十国的实质: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3、五代十国的发展影响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
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由盛转衰)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兼并战争 D.叛乱战争
2.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具体是指( )
A.745-753年 B.755-763年 C.765-773年 D.775-783年
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是( )
A.南唐 B.吴越 C.北汉 D.后汉
5.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政权在北方,而十国则都在南方
C.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
D.第一时期,统一始终是客现存在的必然趋势
基 础 题:DBADB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力?
(2)该朝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什么?有何影响?
(3)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答:始于唐朝。拥有土地权、兵权、行政权和财权。答:安史之乱。影响: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答: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能 力 提 升 题: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
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2. “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
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
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
A.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 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3. 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 )
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