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淡雅(yǎ) 豌豆(wān) 瘫痪(huàn)
B.侍弄(sì) 絮叨(xù) 泼洒(sǎ)
C.砸碎(zá) 捶打(chuí)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诀别(ju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
4.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现“我的脾气”“无常”的两个词语。
6.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央求”换成“期待”,好不好?为什么?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7.辨析下列语境中“好好儿活”的含义。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8.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9.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10.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11.阅读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
12.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请仿照示例,再举一处。
【示例】 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
13.“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左右)
14.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文中那种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举行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活动。
(1)【名人品母爱】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美丽的爱,请你写出两句歌颂母爱的名言吧。
示例: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采访谈母爱】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如果老师让你去采访自己的母亲,你打算怎样采访呢?把你设计的采访内容展示出来吧。(不少于三条)
15.请你根据下面的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清买哪种盐好了。
关奶奶:是呀。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不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
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 B项,“侍”读音应为“shì”;C项,“宿”读音应为“xiǔ”;D项,“憔”读音应为“qiáo”。
2.B 解析 B项中“烂漫”是指菊花颜色鲜艳而美丽。
3.(1)反复 (2)排比
4.B 解析 B项属于神态描写,其余三项均为动作描写。
5.“无常”的意思是变化不定。最能表现“我的脾气”“无常”的两个词语是“突然”和“猛地”。
6.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情态。此外,从词义上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而“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7.(1)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2)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表现了“我”从母亲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懂得了要像菊花一样顽强,表现了“我”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希望。
8.解析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的作用。
答案示例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补充表现出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享受生活。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作用:补充说明母亲在自己的病情已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仍然不顾自己,将全部心思放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作用:说明母亲心里只装着子女,体现了崇高伟大的母爱。
9.示例 (A)海底捞月:生动地表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B)终于:足见奶奶低头不语时间之久,体现了此刻奶奶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10.解析 结合选文第④~⑧段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春:糊纸袋。夏:补花、洗菜。秋:扫院子、扫大街。冬:在灯下学习。
11.解析 选文第⑦段指明了原因,将此段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即可。
参考答案 (1)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2)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有一份工作。
12.解析 注意关键词“张望”。
参考答案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13.解析 想法要合乎情理,紧扣文章内容,语言表达要流畅,合乎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 “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着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14.示例 (1)①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②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①妈妈,您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有时您会觉得累吗?
②妈妈,有时候我错怪了您,甚至大发脾气,您还怪我吗?
③妈妈,您对我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假如我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您会对我失去信心吗?
15.示例
给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
尊敬的市盐务管理局领导:
您好!最近,我听到小区老人们在谈论,市场上食盐品种很多,但有些食盐包装上没有健康说明,大家都在为不知如何选择而烦恼。
因此我建议,给每袋食盐都配上健康说明,说明食盐的功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老百姓就能获得更多信息,根据需要正确选择。请您在百忙之中考虑采纳我的建议。
祝您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建议人:×××
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