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8 《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8 《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8 22: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世说新语》二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          ,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那么你认为哪个回答更好?为什么?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11.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2.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13.《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那位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友人,如果有一天见到陈太丘,他会对陈太丘说些什么呢?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情境写话。(100字以内)
某学校举行防震演练。演练开始的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纷纷双手举起书本放于头顶,在课桌旁躲两分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场所。小刚同学却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动。他的同桌小明叫他快跑,他却说:“慌什么,假的嘛!”
演练结束后,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劝说小刚积极参与到演练中来?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 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A 解析 A项,“儿女”意思是“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C 解析 C项的朗读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1)不一会儿,雪突然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大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
(2)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5.B 解析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6.此次家庭聚会的场景 寒雪日 内 谢太傅、儿女 讲论文义
7.谢太傅的这一“笑”,是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之所以不说出来,大概是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从中也可看出谢太傅的慈爱、周到。
8.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
9.我认为谢道韫的回答更好。她以柳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情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神韵。
10.(1)称赞,赞许 (2)效法
11.第一次问陈元方的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的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12.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13.示例 (1)我之前与您相约同行,没能按时到达,希望能求得您的原谅。我当时因为着急,就骂了您,实在是太无礼了。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感到非常惭愧,再次希望您能原谅我。
(2)元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那天我没能按约定时间到达,您已经走了,因为着急,就骂了您,我实在是太失礼了。元方小小年纪,当时竟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指出我的错误。他懂得为人之道——有信、有礼,将来一定会有经天纬地之才。
14.示例 小刚同学,虽然这只是演练,但目的是在灾难来临时我们能争取到更多的求生机会。如果平时演练时不积极参与,当灾难来临时,束手无策的我们肯定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下次演练时积极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