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18 22: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悠久历史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现今,这些古代汉字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因此本课重点应解决的是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了解汉字的“象形”特点,让他们在模仿和想象中借鉴象形字的造型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一种恰当的美术形式赋予汉字新的、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学情分析: ??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上课时好动、好问,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
设计理念: ??现今,这些古代汉字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因此本课重点应解决的是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了解汉字的“象形”特点,让他们在模仿和想象中借鉴象形字的造型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一种恰当的美术形式赋予汉字新的、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悠久历史。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感受其造型美感。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创作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等。
学具:图画纸、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题,通过“蹦跳”落入的“象形”二字引起他们的兴趣,并解释意思,让学生们对象形有一个概念上的认知。
二、讲授新课
1、画太阳
出示太阳的图片让同学们画出来,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出示象形文字“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古人造的文字,好像和我们画的差不多呀。(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产生代入感)
小结:这个用图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一长,人们觉得这个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3)欣赏岩石和甲骨上的图与字。
2、做游戏
师: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象形文字,设计了几个游戏,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
(1)猜一猜?
出示象形字“林”
师:看,这是什么字?为什么是它?(抓住了物体的主要特征)
出示鹿的图片,进一步提问
师:如果你是古人,你会抓住它的哪些特征?
(2)慧眼识字
师:同学们真聪明啊,下面这个游戏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老师会出示一些象形文字,请同学们举手抢答它是什么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将实物与相应的象形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省略细节的。)
(3)看动画找字
播放动画片《三十六个字》
师:刚才放的时候老师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是一副新奇的表情,因为这个动画片是什么组成的呀?那老师现在再放一遍,你们把看到的象形文字大声说出来好吗?
3、启发想象?
师:在这个动画片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非常的美!你们能不能也用象形文字联想成一个有趣的画面呢?
欣赏优秀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都有哪些象形文字,组成了什么故事。
三、巩固提升
出示作业要求:用象形文字组成一幅画,要求画面饱满、线条流畅、富有创意。
学生创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提供评价点:想像力丰富、有创意、线条流畅。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并评选出优秀作业。?
2、小组推选出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出用了哪些象形文字,组成了什么故事。
师: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
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着美丽的象形文字呢。
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标中的象形文字,既像“人”又像“京”还像“文”,展示了我国汉字的魅力。
还有一位同学把象形文字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装饰了一个花瓶,同学们看是不是十分美丽?你能看出上面有哪些象形文字吗?
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直到今天还散发着属于它的魅力,你们今天学的这么棒,以后也可以让象形文字把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好吗?
板书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模仿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