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9 10: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海军曾经在黄海与日军展开大战,当时的舰队是(  )
A.南海舰队 B.北洋舰队
C.北海舰队 D.南洋舰队
2.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英雄是(  )
A.林则徐
B.李秀成
C.邓世昌
D.左宗棠
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丰岛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右图是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奕?
D.曾纪泽
5.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189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
A.俄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7.下面是某班同学在贴吧里探究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的发言,请积极参与其中,完成大家提出的问题。
同学甲: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制定了用战争手段侵略中国、朝鲜等国的“大陆政策”,其中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
(1)这一战争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一战争?
同学乙:据时人记述,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群情愤慨,全台人民如“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悲愤无可抑制的台湾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高呼“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口号,坚决反对割台。
(2)材料中的“消息”是指什么?
(3)战后签订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恶果?
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是(  )
A.丰岛海战 B.黄海大战
C.青浦大捷 D.威海卫战役
2.观察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炮(门)
兵力(人)
中方
10
191
2 052
日方
12
272
3 566
A.日方兵力处于相对优势
B.展示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C.中国官兵以弱胜强,击溃日军
D.导致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车酋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白银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严重的危机,也加速了清朝灭亡的脚步。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民众心态也受到严重打击。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此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诗朗诵——忆英烈】
材料一 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邓世昌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
材料三 万里楼船下,龙旗据上游。
前军甘避舍,大将怒沉舟。
杀贼留余恨,孤生亦足羞。
魂兮归也未?东海暮云愁!
——王春灜《邓世昌》
(1)依据上述诗文缅怀英雄,你能得到哪些感悟?
【观漫画——知耻辱】
(2)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果怎样?
(3)看了这一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
【填条约——显危机】
(4)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面内容。
项目
内 容
影 响
割地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白银
通商
增辟通商口岸
设厂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B 2.C 3.D 4.B 5.D 6.D
7.参考答案 (1)战争发生在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而蓄意发动战争。
(2)《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把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
(3)《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培优促能
1.B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东沟”“致远”。1894年,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沉着应战,最终全部壮烈牺牲。故选B项。
2.A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表格内容直接反映了中日双方兵力对比,由此可以看出日方兵力处于优势。但这并不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是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B项错误。C、D两项表述错误。
3.C 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因此可排除①。
4.C “海东龙泣舰沉波”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上相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指的是清政府战败后,李鸿章远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故选C项。
5.D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便于日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榨取中国的财富。
6.参考答案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报效祖国。
(2)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今天的我们要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只有国家强大,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等。
(4)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