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评(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评(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9 15: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四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据此判断,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亚欧封建社会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分别是(  )
A.道家思想、佛教   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   D.儒家思想、基督教
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苏美尔人    B.阿拉伯人 C.雅利安人   D.日耳曼人
4.“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 (  )
A.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
5.“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世纪欧洲 D.近代俄国
6.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
A.庄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
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
D.庄园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7.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持者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法庭开庭地点不固定
C.为了解决问题可以随时开庭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8.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
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
9.11、12世纪意大利创立了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这是西欧最早的两所大学。意大利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是(  )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传统教育的崛起
C.地理位置的优越  D.城市经济的复兴
10.拜占庭帝国在其绵延千余年的历史中,对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首都曾是中古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学术文化中心。拜占庭帝国保存的文化是(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犹太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儒家文化
11.查士丁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在位时,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因此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主持编撰了(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
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13.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这表明大化改新废除了(  )
①“班田收授法”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中央集权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这评述的是(  )
A.阿拉伯数字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15.《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哪一国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阿拉伯帝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8分,第18题22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部分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材料三 查士丁尼在恢复帝国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短暂且代价沉重的。他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使巴尔干和亚洲各行省被忽略、易受攻击。他死后不到十年,一个新的蛮族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同样,在多瑙河边境,阿瓦尔人同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臣民一起,进入巴尔干地区,取代拉丁化了的伊利里亚人,削弱了帝国的控制。在东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波斯人因受贿曾与拜占庭媾和;现在,他们在野心勃勃的大皇帝科斯罗埃斯二世的率领下,开始全面消灭东罗马帝国。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帝国”又称什么帝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制定的目的。(4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5分)
(4)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教训?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命运,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应当怎样做才能实现繁荣昌盛?(4分)
17.欧洲、亚洲、非洲三洲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民族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举例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桥梁作用。在阿拉伯国家的兴起过程中,宗教起了重要的作用,引导阿拉伯国家走向统一的是哪一宗教?(6分)
(2)在文学方面,阿拉伯人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6分)
(3)以上史实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18.改革与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某执政官《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某执政官”是谁?当时雅典的权力掌握在哪些人手里? (4分)
材料二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2)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七世纪时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6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回答各级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什么。(6分)
(4)通过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6分)

第三、四单元测评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故选D项。
3.D
4.B 根据题干材料“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土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
5.C 6.D
7. C
8.C 根据题干材料“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9.D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出现早期大学主要是由于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故选D项。
10.A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故选A项。
11.C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他主持编撰的《查士丁尼法典》是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
12.D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标志着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故选D项。
13.C 根据材料“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和部民私有制。
14.A
1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非选择题
16.参考答案 (1)东罗马帝国。
(2)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封建保守,故步自封;皇帝查士丁尼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外族入侵。
(4)封闭导致衰败,落后就要挨打。鼓励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
17.参考答案 (1)举例: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宗教:伊斯兰教。
(2)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要善于交流、合作,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经验等。
18.参考答案 (1)伯里克利。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内容: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土地的封赐。
(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改革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