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9 14: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夯基达标
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是指(  )
A.印度河和恒河 
B.黄河和长江
C.尼罗河与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如下图)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
3.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右图)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4.《一本书读懂世界史》一书中“古巴比伦的兴衰”部分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 阿卜被判割耳之刑。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5.某部法典中记载:“打掉他人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该法典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
A.古罗马的社会情况
B.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况
C.古代印度的社会情况
D.古代希腊的社会情况
6.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建筑位于哪个大河流域?
(2)图2石柱上刻着的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实质是什么?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二、培优促能
1.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选项中属于早期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性文明成果的是(  )
A.种姓制度、佛教
B.分封制度、甲骨文和青铜器
C.象形文字、金字塔
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为有效地统治王国,汉谟拉比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4.观察下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B.用楔形文字书写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
★5.“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1年,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撒遗址发现一块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而下端则刻满了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撒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版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下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材料二 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请回答:
(1)材料一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这部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该颁布者而得名。这是哪个国家的哪部古代法典?
(2)材料一中石柱和其他泥版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3)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一、夯基达标
1.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3.A 石柱上部的浮雕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情景,所以石柱上部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王权神授”。
4.A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况。
5.B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根据材料“打掉他人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为《汉谟拉比法典》,从该法典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况。
6.参考答案 (1)尼罗河流域。
(2)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二、培优促能
1.C 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2.D 
3.A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后,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4.D 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由古巴比伦人使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维护的是古巴比伦奴隶主的利益。因此D项符合题意。
5.C 题干材料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参考答案 (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2)楔形文字。
(3)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没有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