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夯基达标
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
A.物理课本厚度约5 cm
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在40~50 cm之间
C.做一套眼保健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 min
D.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 m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误差较大,便是错误
B.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错误和误差均是人为造成的
D.误差时大时小,因而无法减小误差
4.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5.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A、B两把刻度尺 精确度更高。?
6.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珠穆朗玛峰峰顶海拔8 844.43 。?
(2)伦敦奥运会运动员手持的火炬长800 。?
7.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 min s,
合 s。?
8.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3 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 。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误差”或“错误”)。?
二、培优促能
1.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中学生身高约为1.68
2.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 )
A.60 mm B.8 dm C.8 m D.60 m
3.用皮尺测量教室长度,测量时若用力拉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如使用同学们手头常用的文具刻度尺,第一次从零刻度起测量,第二次从1 cm的刻线起测量……这样做并求平均值的优点是( )
A.可以防止测量的错误
B.可以减小因估读带来的错误
C.可以避免误差
D.可以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
5.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6.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7.在做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1) 。?
(2) 。?
★8.用刻度尺测量下图所示的三个人的高度,你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一、夯基达标
1.C 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0.7 cm,故A项错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为15 cm左右,故B错误;做一套眼保健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 min,故C正确;学校教室的长度一般为8~12 m,20 m显然太长,故D错误。
2.A 在长度测量中,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也可使被测长度的起始端与某一整数刻度线对齐,在读数后减去起始端的读数即可。
3.B
4.解析 此题是估算题,人平时走路的步幅为0.4~0.8 m,即40~80 cm,跑百米所需时间为10~20 s。
答案 cm s
5.解析 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A刻度尺放置正确;A刻度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 cm,每一大格有10个小格,即分度值为1 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用A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2.25 cm;B刻度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 cm,每一大格有5个小格,即分度值为2 mm,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B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精确度越高,因此A刻度尺的测量精确度更高。
答案 A 1 mm 2.25 A
6.答案 (1)m (2)mm
7.解析 停表的短针所指为分钟数,长针所指为秒数。由短针超过3分钟半可知,长针应读为38 s,不能读成8 s。所以时间应为3 min 38 s,即218 s。
答案 3 38 218
8.解析 在五次测量结果中,27.2 mm与其他四次差别较大,不在误差范围之内,属于错误;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属于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 27.2 mm 误差
二、培优促能
1.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cm,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μ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8 m。
2.C
3.B 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长度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选B。
4.D 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测量并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选项D正确;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选项A、B、C都不正确。
5.A 刻度尺的选择是由测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好能一次性完成测量。由于人的身体长度一般不超过3 m,而且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1 dm,所以选择量程3 m,分度值1 mm 的刻度尺最合适,故选项A正确。
6.答案 337.5
7.答案 小丽 (1)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8.解析 单凭感觉来判断,常常是不准确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科学的测量,不管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日常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 量出三人的高度相同。说明感觉有时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