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观看池塘和河流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同学们, 你见过多少池塘和河流?你是喜欢池塘还是 河流呢?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池塘、河流。
2. 有一个池塘和一条河流是邻居, 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 对话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走进这个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文言文
童话
诗歌
寓言故事形式:
【写作背景】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 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 不能懒惰, 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 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初读课文
要求:
1.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池子和河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字新词
生涯 遵循 尊敬 贵妇人
滚滚滔滔 忙忙碌碌
会认字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尊 验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zūn yàn
整体感知
标出诗歌共有多少小节。
在诗歌中找一找池子说的话和河流说的话。
分段研读,探究质疑
自由朗读1~6小节,小组合作交流:
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池子认为河流奔流不息,载着船只生活太辛苦,而自己的生
活安逸、清闲,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各自朗读7、8小节,思考:
河流同意池子的提议吗?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河流的观点是什么?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要遵循这条规律不贪图自己的安逸,用自己的流动和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成为一条伟大的河流,也才会永远清洁和不干涸。
学习9、10小节
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河流——至今长流
池子——完全枯干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怎样理解这句话?
自身的才能如果不加以利用,就会衰退,直至消失。所以为了我们的
才能不消失,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利用它,努力地将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即使有才能也会一无所为。
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 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 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 怎样做呢?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我赞同河流的观点,人要勤劳,因为世上没有不 劳而获的东西。
预设: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才能不利用就会衰 退,并会逐渐磨灭;”懒惰只能使人一无所为,一无所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通过池子和河流的交谈以及它们最后不同的结局,可以知道:生活中,只有不断努力,追求上进,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才会得到尊敬,为人们所铭记;而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终会被人们遗忘。
“池子”和“河流”分别代表着生活中怎样的人?
“池子”认为奔腾的河水很累,不如自己安逸的生活,它代表着生活中那些无所事事、不求上进、追求安逸生活的人;“河流”载着船只不断奔流,给人们带来利益,它代表着那些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
结构图解
本文是用对话形式写的
课堂练习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改为陈述句。)
这个自然规律,你不能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