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优质课 教学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优质课 教学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9 22: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 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2.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 绝句。?
?






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等名作。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名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资料补充
自读要求:
1.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2.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融 燕 鸳 鸯 崇 芽

短 梅 溪 泛 芦 惠

jiǎn



róng yàn yuān yāng chóng yá
du?n méi xī fàn lú huì
我会读
1.一口吃掉一只羊,
丢掉两横变成虫。
2.北上二十,北里一口,北下四滴水。
4.山下有宝,送给二小。
3.怨头鸟。

谜语记字
5.知字无口变大豆。
我的发现:
央+鸟=鸯 艹+户=芦 艹+牙=芽
木+每=梅 氵+奚=溪 氵+乏=泛


开火车组词
融 燕 鸳 鸯 崇 短 梅
溪 泛 芦 芽 惠 减
融化 融合
燕子 飞燕
短发 长短
鸳鸯
崇高 崇拜
鸳鸯
溪水 溪流
泛舟 泛着
芦芽 芦荟
豆芽 发芽
优惠 实惠
减法 减少
梅子 黄梅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唐] 杜甫
五言诗。



迟日:春天日渐长。
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泥融:泥土湿润。
沙暖:暖和的沙子。

春季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诗人用哪一个字概括了春天景色的总体特征?
一个丽字把春天阳光明媚、景色秀丽、山河壮丽的
景象表现了出来。
古诗大意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一是“泥融”对“沙暖”,“飞”对“暖”,“燕子”对“鸳鸯”,对仗非常工整;二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飞翔的燕子,安睡的鸳鸯,一动一静,充满情趣,表现了盎然的景象
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结合诗人当时的生活境况,从景物的秀丽,动物的安逸生活中可以看出: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

江山丽、花草香
燕子飞、鸳鸯睡

春意盎然
安闲舒适
结构导图
一、比一比再组词。
融( ) 燕( ) 鸳( )
隔( ) 热( ) 怨( )
二、 给下列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háng B. xíng
1.小明的爸爸在银行( )上班。
2.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

融化
隔开
热水
燕子
鸳鸯
抱怨
A
B
课堂练习
一、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飞翔的燕子,安睡的鸳鸯,一动一静,充满情趣,表现了盎然的景象。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走近作者
春江晚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 / 桃花 / 三两枝,
春江 / 水暖 / 鸭先知。
蒌蒿 / 满地 / 芦芽短,
正是 / 河豚 / 欲上时。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色?

稀疏的竹林外几枝桃花已经盛开了,几只鸭子在江水里欢快地游泳,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诗的
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有什么不同?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河豚
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诗的前三句是诗人看到的景色,第四句是诗人
想到的。
这首诗描绘的是 (季节)的景色,更确切的是
的景色。从 、 、 等 可以看出。
春季
早春
三两枝桃花 芦芽短 鸭先知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地名,三衢洲。
在去三渠洲的道路上
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赣州人,后迁居河南洛阳府。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诗讲究用字炼句,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乘船
树荫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舟沿着小溪而行,
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
样浓密,深林从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
1.诗人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晴天、小溪、山形、绿茵、黄鹂
2.在游玩的路上,诗人都有哪些乐趣?
不但有绿茵相伴,还有几声黄莺的欢鸣,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一、《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赏图猜诗句。




拓展延伸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外的几枝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蒌蒿和
短短的芦芽的描写,表现出了早春时节春江的景色,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
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运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
轻松愉快的心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