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13.1 分子热运动(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13.1 分子热运动(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1 19:5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分子热运动 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
2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2.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3.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
A.没有引力 B.没有斥力 C.存在引力 D.存在斥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5.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6.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8.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2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9.“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10.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1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1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1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14.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

16.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   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17.当液体程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18.(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
19.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调一个重物都不会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20.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 越剧烈。
21.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 现象。
22.(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
23.(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三、简答题
24.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25.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26.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13.1 分子热运动 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
2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答案】B
2.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 B
3.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
A.没有引力 B.没有斥力 C.存在引力 D.存在斥力
【答案】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5.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6.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D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答案】C
8.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2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答案】A
9.“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答案】B
10.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答案】B
1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答案】A
1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C.
1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答案】A
14.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答案】A.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

【答案】扩散。
16.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   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扩散;斥力。
17.当液体程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答案】无规则运动;形状
18.(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
【答案】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9.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调一个重物都不会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答案】扩散;引力。
20.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 越剧烈。
【答案】温度;分子运动
21.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 现象。
【答案】液化;扩散
22.(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扩散;分子.
23.(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斥力。
三、简答题
24.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答案】
小丽的说法正确,小亮的说法错误。因为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变小甚至消失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阳光照到屋子时看到的灰尘在空中飞舞则不能说明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5.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答案】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劣质油漆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6.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1)煮好的粥香气扑鼻,是粥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粥的香气就越浓;
(2)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加快了茶水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茶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凉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