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行进间运球
指导思想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长期以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教师强性施教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打击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实施教改以来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很明确: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所以本节课我主要目标是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体育教师的参与下,组织学生进行一场三对三的篮球比赛。提醒观看的学生注意比赛的同学和老师的运球动作,以及体会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通过老师和比赛同学的良好表现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体育教师要运用熟练的运球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向学生作了一次示范。
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观看完比赛以后学生分小组进行熟悉球性练习,同学可以提议组长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而且球性好的同学可以带领其它同学练习。
学习行进间运球
运用提问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行进间运球的要领和作用,组长带领同学们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相互纠正,学生练习完以后,相互之间展示一下行进间运球的能力,老师对运球能力较差的给与帮助。
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运球练习
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结合本教材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游戏,学生可以按我建议的游戏去做,也可以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形式。
教学比赛
分小组进行半场的篮球比赛,比赛增加一个要求,就是每一队进攻的一方都必顺经过一次运球以后才可以进攻。
结束部分
讲解总结本节课的练习效果,同时提醒学生教学比赛中规定只是对本节课而言,是为了巩固学习的动作,今后的比赛就没有这个规定了,同时对有较大进步的同学给与表扬。
课的设计
教材 篮球:行进间运球 对象 初二 人数 27人
教学目标 学生能懂得行进间运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能记住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积极性高,学生相互之间能够互帮互助。练习密度在35%以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练习次数
开始部分 整队 检查学生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学比赛四、安排见习生,布置适当运动量。 3’ 体育委员检查人数,并向教师报告本班出勤情况。师生问好!列队听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准备部分教学过程 观看比 赛自主练习教学内容 观看比赛组织:挑选班级里爱好篮球的五位同学和老师,进行三人制篮球表演。要求:任何一方每一次进攻前都必顺运过一次球,目的就是让旁边观看的同学能够看清他们运球的动作。教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自主熟悉球性练习组织: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指挥学生练习。要求:组长要想好练习方法,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法:巡回指导学生练习教 师 活 动 15’时间 观看比赛组织如图:自主熟悉球性练习在组长安排下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教师建议练习内容:A原地运球练习B运球、抢球、传球练习C运球接力比赛学 生 活 动 5分钟1次练习次数
基本部分 相互纠正互帮互学游戏 相互纠正,互帮互助组织:让两小组的同学集体相互示范一次,相互纠正动作,然后两人为一组,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动作。要求:动作掌握好的同学教得要细心,动作掌握差的同学学习在虚心。有争议的地方问老师。教法:巡回示范法,及时纠正法和鼓励表扬法。游戏组织:让小组长进行组织指挥要求:每一小组成员都要积极认真参与游戏,对老师建议的游戏可以采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自编游戏。教法:积极参与学生游戏,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比赛。教学比赛组织: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在四片球场进行教学比赛。 7’8’10’ 组织纠正,互帮互学组织如图: 游戏A名称:1听音辩位移 2变方向跑B规则:1听音辩位移:必须在半片场内运球,蒙着眼睛的同学听从引导员指挥追拍学生,被追的同学被抓住或运球失败都要替换蒙着眼睛的同学。2 变方向跑:同学们先围成一个圈进行原地运球,圈内两个同学进行行进间运球追逐,被追的同学可以跑到圈上两个同学之间伸出一只手指向一位同学则反方向的同学必须马上运球跑出。教学比赛组织图略 若干次1—2次若干次
结束部分 讲评 集合队伍对本课练习进行讲评,同时提出课后的练习要求。师生再见指挥学生归还器材 2’ 集合队伍,认真听老师对本课练习讲评,同时认真完成课后锻炼作业。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实施情况记 班级 初二(二)班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40%平均心率110次/分
日期 2003/09/19 场地器材 篮球28只、球筐四只、篮球场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