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五章《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五章《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9 20: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重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运动和动物运动的意义;(重点)
3、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1、 在观看动物运动的动画中,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2.、 在收集、整理资料及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表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的适应性,及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中,形成适应性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通过七年的生物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人,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认识生物圈中的又一常见类群-----动物。
(二)主题探究:
主题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2与P3的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
1、何为运动?
2、列举动物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常见运动方式。
学生表达交流、教师补充完善。
主题二:水中生活的动物;
学生自读教材P3-4的“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部分,完成下列内容:
1、勾画出教材中提到的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对应结构;
2、动物在水中的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3、动物为什么要进行运动?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
主题三: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再读教材P4的第一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讨论:
1、列举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2、动物的运动与自身的结构有何联系?
3、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检测: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 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 行
C .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 C、有利于冬眠和度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下列哪一项不是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 )    A.体表有黏液减小水中的阻力 B.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C.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D.有肝胰脏
4、鲫鱼的鳍中,决定运动方向的是??? (?? ? )
A.背鳍? ?? B.腹鳍? ?? C.尾鳍?? ? D.臀鳍
5、火箭的运动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有关( )
A、鲸鱼 B、乌贼 C、青蛙 D、 扬子鳄
(五)课外活动
1、留心观察家中饲养的某种小动物,尝试描述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上网搜集仿生与仿生学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