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13.3 比热容(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13.3 比热容(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1 20: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 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2.(2019广东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 B.?内燃机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在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3.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4.(2019四川内江)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
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
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
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
6.(2019福建)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1?℃﹣1) 4.2×103 2.1×103 2.1×l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7.(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8.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 )
A.密度 B.内能 C.比热容 D.质量
9.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4:9 B.3:5 C.2:3 D.1:2
二、填空题
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   ,汽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kg?℃)]。
11.(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  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c牛奶=4.2×103J/(kg?℃)]

12.太阳能、水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潮汐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水,水温从20℃升高到70℃[c水=4.2×103J/(kg?℃)]所吸收的热量是  J。
1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

1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
15.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  ℃[c水=4.2×103J/(kg?℃)]。
16.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   。
17.对质量是50g的水加热,使水温从40℃升高到80℃,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18.发电机是利用   的原理发电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中装有初温为15℃,质量为50kg的水,集热管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为1.89×107J,则每小时该热水器里的水能升高的温度是  ℃.[不及热量损失,c水=4.2×103J/(kg?℃)]。
19.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20.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q酒=3.0×107J/kg)
22.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B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3.当今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广安城乡用得非常普遍了,如图所示。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能将8 ℃、100 L水加热到38 ℃。请解答:在此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3.3比热容 中考分节复习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答案】A
2.(2019广东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 B.?内燃机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在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 B
3.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答案】D
4.(2019四川内江)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
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骏收了热量
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
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答案】D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
【答案】D
6.(2019福建)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1?℃﹣1) 4.2×103 2.1×103 2.1×l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答案】C
7.(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答案】D
8.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 )
A.密度 B.内能 C.比热容 D.质量
【答案】C
9.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4:9 B.3:5 C.2:3 D.1:2
【答案】A
二、填空题
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   ,汽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kg?℃)]。
【答案】无规则运动;不可再生;8.4×106。
11.(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  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c牛奶=4.2×103J/(kg?℃)]

【答案】热传递;2.1×104。
12.太阳能、水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潮汐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水,水温从20℃升高到70℃[c水=4.2×103J/(kg?℃)]所吸收的热量是  J。
【答案】天然气;2.1×107。
1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

【答案】甲;2.1×103J/(kg?℃);4.2×104J。
1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
【答案】7:4。
15.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  ℃[c水=4.2×103J/(kg?℃)]。
【答案】20
16.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   。
【答案】比热容大;分子之间有间隙。
17.对质量是50g的水加热,使水温从40℃升高到80℃,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答案】8.4×103。
18.发电机是利用   的原理发电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中装有初温为15℃,质量为50kg的水,集热管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为1.89×107J,则每小时该热水器里的水能升高的温度是  ℃.[不及热量损失,c水=4.2×103J/(kg?℃)]。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85。
19.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答案】98;8.4×104;小于。
20.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答案】6.4×105;热传递。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q酒=3.0×107J/kg)
【答案】(1)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2)等于;(3)98;2.1×103J/(kg?℃);(4)6.0×105。
22.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B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
【答案】(1)﹣14;(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3)4.2×103;(4)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四、计算题
23.当今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广安城乡用得非常普遍了,如图所示。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能将8 ℃、100 L水加热到38 ℃。请解答:在此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和吸热公式的应用。由ρ=m/v公式求出水的质量m,根据物体吸收热量公式Q吸=cm(t﹣t0)求出结论。
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体积 V=100 L=100 dm3=0.1 m3,
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
m=ρV=1.0×103 kg/m3×0.1 m3=100 kg。
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2×103 J/(kg?℃)×100 kg×(38 ℃﹣8 ℃)
=1.26×107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