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19 21: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感觉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B.?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C.?放电影时,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D.?不是平行光射向镜面,就不遵循反射定律
2.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两朵花将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
A.?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仍然是白色??????????????????????B.?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蓝色
C.?都呈蓝色????????????????????????????????????????????????????????????D.?玫瑰花仍然呈红色,水仙花呈蓝色
3.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B.?所成的像是实像
C.?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 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书本到玻璃杯的距离,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丙?????????????????????????C.?乙、丙?????????????????????????D.?甲、丁
5.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
C.?图丙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
D.?图丁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6.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内
C.?扫码时影像传感器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

7.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古镇河面的倒影 ??????????????????????B.?水杯中折断的笔 ??
C.?阳光下树的影子 ???????????????????????D.?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8.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所组成
B.?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C.?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传播情况的是( ??)
A.??? ?B.? C.?????????????D.?
1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放置????????????????????????????????B.?实验宜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和物仍会完全重合
1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B.?用白屏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只适用于研究镜面反射的反射定律????D.?可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1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成像情况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凸透镜成的是虚像
C.?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14.《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分贝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波具有能量
C.?“145dB”是指产生声音的音调
D.?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
15.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一只蜜蜂嗡嗡地朝你迎面飞来,你要形成对它的物像和视觉才能看到,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大脑皮层和视网膜?????????????B.?视网膜和小脑?????????????C.?视网膜和大脑皮层?????????????D.?脑干和视网膜
17.下列关于光的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越靠近平面镜,所成的虚像越大
B.?光的折射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C.?水中的鱼看岸上的人,看到的虚像位于实际位置上方
D.?当像到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孔的距离时,通过小孔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18.杭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19.“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20.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B C D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二、填空题(共9题;共22分)
21.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22.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23.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
(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
2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25.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人的感觉角度出发,你看到的这些情景都是在你的________形成的。

26.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房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亮”或“暗”)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7.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像相距5 m。现医院按上图所示检查小科视力,让小科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像的距离是________米。

28.某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相关知识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的投影仪,原理图如图所示:
(左侧为强光源、中间为凸透镜、右侧为幕布)
(1)幕布上成的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现要将透明文字材料投影在幕布上,应将材料放在________位置。(填“A”、“B”或“C”)
29.《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红酒杯的。该表演的奥秘在于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从而达到共振震碎红酒杯,表演中魔术师调节的是声音的________?,并使红酒杯的________达到最大而碎裂。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2分)
30.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选填字母)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换
31.小科用自制的水透镜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依然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______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四、解答题(共2题;共16分)
3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全部变为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4.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图甲中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线AO经空气射向水面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将图丙的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A
4.【答案】 D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A
9.【答案】 D
10.【答案】 A
11.【答案】 A
12.【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C
17.【答案】 A
18.【答案】 A
19.【答案】 C
20.【答案】 D
二、填空题
21.【答案】 空气;20°
22.【答案】 凸透;靠近
23.【答案】 (1)振动
(2)光源
(3)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4.【答案】 (1)可逆
(2)漫
25.【答案】 反射;不变;大脑(大脑皮层)
26.【答案】 (1)③
(2)亮
(3)B,C
27.【答案】 6
28.【答案】 (1)倒立放大实像
(2)B
29.【答案】 能量;空气;音调;振幅
三、实验探究题
30.【答案】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甲
(4)B
31.【答案】 (1)8.0
(2)能
(3)远视
32.【答案】 (1)玻璃板
(2)不变
(3)首先在平面镜所在位置画直线,然后确定蜡烛 M 的位置,并在此位置标 A;移动蜡烛 N,直到与蜡烛 M 的像完全重合,并在蜡烛 N 位置标 A′;改变蜡烛 M 的位置,同上确定 B、B′,C、C′。物距等于像距,物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四、解答题
33.【答案】 (1)41.8°
(2)反射光线
(3)不会
34.【答案】 (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


页 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