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被喻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歌的太阳”。
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他就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一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象征意义。
三 、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普希金在流放期间的乡村
生 字 词
瞬息
幽寂
shùn
zhù
qī qī
yōu
yán
荒草萋萋
延绵
伫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们也来试试!
讨论、探究
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之中。
——普希金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
亲切的怀恋”?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
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
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
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
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
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
未来,现在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
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
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
亲切的怀恋”?
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强调一种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
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
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
人生。
否定错误态度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指出正确态度
须要镇定
要有信心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积极乐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选择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 )
A.劝说的口吻 B.教训的语气
C.激昂的语调 D.激动的语态
A
填空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_________(填作者名)被流放的日子里。
2.当感觉到生活欺骗了你时,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
乐观
镇静
仿句练习
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 了你,
不要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关于作者: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
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
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
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
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
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
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山间》,
《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树》以及《林间
空地》等。
黄 色 的 树 林 里 分 出 两 条 路,
可 惜 我 不 能 同 时 去 涉 足,
我 在 那 路 口 久 久 伫 立,
我 向 着 一 条 路 极 目 望 去,
直 到 它 消 失 在 丛 林 深 处。
但 我 却 选 了 另 外 一 条 路,
它 荒 草 萋 萋,十 分 幽 寂,
显 得 更 诱 人,更 美 丽;
虽 然 在 这 条 小 路 上,
很 少 留 下 旅 人 的 足 迹。
朗读节奏
那 天 清 晨 落 叶 满 地,
两 条 路 都 未 经 脚 印 污 染。
啊,留 下 一 条 路 等 改 日 再 见!
但 我 知 道 路 径 延 绵 无 尽 头,
恐 怕 我 难 以 再 回 返。
也 许 多 少 年 后 在 某 个 地 方,
我 将 轻 声 叹 息 将 往 事 回 顾:
一 片 树 林 里 分 出 两 条 路
而 我 选 择 了 人 迹 更 少 的 一 条,
从 此 决 定 了 我 一 生 的 道 路。
朗读节奏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
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
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
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
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
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
曾学过的《在山的那边》和《行道树》
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思索
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问题探究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
有许多,而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
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许多
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会对未选择的
路产生向往。诗人告诉我们:人生的选
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
重对待。
问题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
“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
“未选择的路”?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
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
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
为题。
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
《未选择的路》则表现有些忧郁。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
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
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启 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坚定性格,
把握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