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语文:20. 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语文:20. 古代诗歌五首习题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9 21: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 古代诗歌五首
D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C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怆(   )然 涕(  )下 青未了(   )
决眦(  ) 岱(  )宗 足鸡豚(   )
浩(  )荡 吟(  )鞭 即(  )天涯
?
?
?
?
?
?
?
?
?
chuàng  tì  liǎo 
zì   dài  tún 
hào  yín  jí
2.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飞来山上千浔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独怆然而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泪
?
?
?
?
聚集
终当,终要
因为
落花
?
?
?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游山西村》——陆游——北宋爱国诗人
D.《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
学家
C
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中考·龙东]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
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中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2019·安徽]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尚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
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会不为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总会有
云开雾散的时候。
(5)[2019·金华改编]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龚自珍就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
意。[《己亥杂诗(其五)》]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联系上下文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一诗所表现的不只是天地的浩渺,更有诗人
怀才不遇、寂寞的情绪。诗歌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极富
感染力。
B.《望岳》不仅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之顶的决
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的伟大
抱负。
C.《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言塔极高,第二句实写旭日东升的
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奠定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
D.《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
写出了农家热情、淳朴、好客的特点。
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营造了
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
理解。
一、课文研读
诗人把个人置于广阔无垠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苍茫的孤独感。
9.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天地苍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10.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仰慕赞叹之
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
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D.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是说神
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11.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钟”字是聚集之意,表现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形。“割”字,是分的意思,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
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
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
想和远大抱负。
D
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
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15.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
16.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
“无时”一词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17.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18.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19.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
个意思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选演练
吴音渐已变儿童
20.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2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之情。
23.[2018·长沙改编]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下面的诗句分类编辑,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