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D、发动“大跃进”
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
A.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1958年,党中央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丰富 ②急于求成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从实际出发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 )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互助组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9、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时代烙印。“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10、1961年,为了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 ” ( )
A.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二、组合列举题(共26分)
11、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建设成就。(6分)
12、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的三次变化。(6分)
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由封建社会变为 社会。
②1949年 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③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 基本制度。
1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8分)
①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
②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的标志是:
③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④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会议是:
1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英雄模范人物的三位典型代表(6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1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材料一:这次会议于1954年9月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组织国务院,并任命了国务院总理。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效力失去,民主与法制爱到践踏。其中一位国家重要领导人遭受迫害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冤案。
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形成?(6分)
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是什么?材料中“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谁?“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6分)
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2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比重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
重比例(%)
1957年农、轻、
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材料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赶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钢”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1)材料一所述时间段,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发展最快的是什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4分)
(2)材料二中“大跃进”同期还有哪一运动?这两个运动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国家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你认为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2分)
八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总分60分,用红笔按分值批分 最后在卷子最上面写上自己的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B 3、B 4、D 5、D
6、 C 7、 D 8、D 9、A 10、B
二、组合列举题(共26分)
11、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建设成就。(6分)
书19页后六行任写三点(一点2分,共6分)
12、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的三次变化。(6分)
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2分)
③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分)
1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8分)
①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2分)
②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分)
③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赎买政策(2分)
④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会议是:中共八大(2分)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英雄模范人物的三位典型代表(6分)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三、材料分析题(共14分)
15、(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形成?(6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是什么?材料中“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谁?“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6分)
中央文革小组 刘少奇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2分)
健全民主法制,依法治国,依法办事(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探究题(共10分)
16、(1)材料一所述时间段,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发展最快的是什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4分)
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2)材料二中“大跃进”同期还有哪一运动?这两个运动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国家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你认为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2分)
国家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