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4 驿路梨花
A
新知积累·基础练
D
C
C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远处的青山绵延起伏,陡qiào峻拔,逐渐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我们今天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了,只有在这深山中lù宿了。暮色中,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漂落在我们身上。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陡qiào( ) 太阳寨( ) lù( )宿
?
zhài
峭
?
露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
是____________。
(3)“迷茫”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漂落
飘落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描写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________一下。
(2)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______这小茅屋。
(3)不论是谁,____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_______要依法
依纪严肃查处。
A.修葺 照管 只要……就……
B.修理 照顾 只有……才……
C.修葺 照管 只有……才……
D.修理 照顾 只要……就……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
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暗示翻山的困难)
B.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
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字写得“粗大”使字醒目,
容易被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
?
?
?
?
C.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表现“我”和老余的惊慌失措)
D.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表现了小
姑娘动作的轻快、活跃)
?
?
?
?
4.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瑶族老人……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 )
(2)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
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 )
(3)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 )
比喻
引用
反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努力改进工作。
B.通过学习《驿路梨花》,让我感受到西南少数民族的助
人为乐的民风之美。
C.安徽大杨林区发生火灾,目前有大约50名森林警察赶赴
现场全力扑救。
D.我最后才弄明白,这间小茅屋是梨花及妹妹照管,解放
军修建的。
6.“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指的是( )
A.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B.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小姑娘梨花。
C.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D.语意双关,既指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又指
心灵美好的哈尼小姑娘,更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
神的象征。
阅读课文“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完成练习。
7.选文第一段写“我们”决定修葺小茅屋有什么深意?
一、精段品读
“我们”决定修葺小茅屋,不仅表明了“我们”得到了帮助,要表达感激之情,而且意味着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了传递和发扬。
8.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
小姑娘。
“闪出”既写出了山中林木茂密,也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活泼、动作轻快、充满朝气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哈尼小姑娘们的喜爱之情。
?
?
9.选文引用诗句作结,有什么作用?
照应题目;画龙点睛,深化文章的主旨。“梨花”在文中成了雷锋精神的象征,这句诗意为神州大地雷锋精神处处有。
二、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3页
第10-13题
10.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小伟回乡看望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伟感到很踏实
父亲带小伟去钓鱼
父亲抓到蛤蟆鱼
父亲借鱼说理
11.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父亲为什么晚上去钓鱼?引发读者兴趣。②引出下文,为父亲抓蛤蟆鱼作铺垫。
12.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①运用了拟人手法,“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②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及昏暗的环境。
1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微软创办人盖茨宣布,将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其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以最能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材料二:爱国者董事长冯军曾在微博上说“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
(1)概括出上面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
一些企业家用捐款的方式回馈社会。
(2)请参照例句,仿写一句赞美盖茨、冯军善举的句子。
他们是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心灵;他们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满屋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团队名:
理由:
16.本文层层设置悬念,使文章精彩纷呈,请你学习课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技法,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例文:记忆中,这面镜子是被妈妈扔到阳台上的……“妈妈为什么要扔掉它呢?”我常常这样想。
有一天,表姐来了。就在那一天,镜子的命运得以改变。
很胖的表姐发现了阳台上的镜子。她看着看着,竟大声笑着将镜子高高举起,犹如发现了稀世珍宝。我觉得很奇怪,表姐拿着镜子跑进房里问我:“照相机能不
能照出镜子里的人?”见我发愣,表姐又跑去请求妈妈将镜子送给她。妈妈倒是爽快:“这面破镜子有什么用?尽管拿去。”
我好奇地拿起镜子,仔细一看,我竟然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我的脸怎么瘦得如此可怜?原来这是一面能把人照得很瘦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