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1 07: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湾中学 八 年级 地理 学科课时备课设计
授课人:
课题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南方地区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成员
课标分析 课时目标: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让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通过读图、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分析:本节教材从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南方地区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单元之一,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梳理:资源挖掘:茶叶、药材、有色金属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技能。已有生活经验:我们作为南方人,对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地势、大江大河有了初步的了解。策略经验:经过对北方地区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区域地理具有了些经验,学生可以用学习北方地区的方法去学习南方地区。学习困难障碍:学生对南方地区的了解也不过是有部分学生知道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零星的知识点,但缺乏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上的差异以及看图读图的能力,综合归纳概括能力上的差异。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省区)。 2.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河流和特征。 3.运用图表,分析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省区)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突破措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黑板、图片材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导入新课 先复习上一节课北方地区的重点知识,过渡: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学过了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接下来,我们学习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学生说出上节课的重点知识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预设:大部分学生没有复习,把上节课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补救:课前复习,帮他们回忆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南方地区的范围活动1:图片展示南方地区图,看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东南西北方向的分界线各是什么呢?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活动2:读《地理地图册》等相关资料,(1)找出南方地区主要包含的省级行政区。(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3)找出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四川盆地小结:(1)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沪、渝、鄂、黔、湘、赣、闽、浙、桂、粤、滇、琼、台,还包括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高原、丘陵、山地交错分布二、南方的气候特点活动3:图片展示南方的气候类型图,根据图找出南方的气候类型并概括出南方的气候特点小结: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三、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活动4:图片展示南方主要的有色金属分布图,看图说出南方的有色金属有哪些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四、南方三大地形区活动5:阅读课本内容和地理图册,概括出南方三大地形区的特点小结:(1)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部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农作物:油菜(2)东南丘陵地形特征:丘陵、山地土壤:红壤农作物:茶叶(3)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岩溶地貌气候特征:“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资源:林木、药材、矿产资源 小组合作,读图完成问题 自主看图找出南方的气候类型并根据七年级所学的气候特征去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找出南方主要的有色金属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问题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能力和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预设:部分学生读图能力差补救:小组内学习较好的带动学习较差的去完成问题 预设:大部分学生不会总结气候特征补救:提醒学生去七年级的书本找答案 预设:有部分学生读图能力比较差补救:小组共同完成,让会看图的带领不会看图的看图 预设: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惰,不参与活动补救:教师走下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小结 一、南方地区的范围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二、南方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三、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四、南方三大地形区(1)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部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农作物:油菜(2)东南丘陵地形特征:丘陵、山地土壤:红壤农作物:茶叶(3)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岩溶地貌气候特征:“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资源:林木、药材、矿产资源
课堂练习 1、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排泄雨水2.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3.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A.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一年三熟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4.“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各指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5.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共有多少个经济特区()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测评
板书设计 一、南方地区的范围二、南方的气候特点三、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四、南方三大地形区(1)长江中下游平原(2)东南丘陵(3)云贵高原
复盘反思 1、本节课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较多,但缺少了学生互相评价。2、课堂纠错活动的处理不够合适。应由学生来完成。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将学习权还给学生。3、教师在处理课堂时间上不够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