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中学 八 年级 地理 学科课时备课设计
授课人:
课题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成员
课标分析 课时目标: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分析:北方地区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在第五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在第五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知识梳理: 资源挖掘: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学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北方地区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活动方式为主,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合作探究掌握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2.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学习,掌握北方地区地理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难点: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突破措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黑板、图片材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导入新课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及地理区域相关知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四大地理单元进行详细地学习。在上一章中,学过秦岭—淮河分界线,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首先,学习第一节北方地区。 学生谈谈自己对北方地区的了解 检查学生对北方地区了解有多少 预设:由于我们生活在南方,大部分学生对北方地区了解不多补救:播放些北方地区的图片让学生多了解
讲授新课 一、北方地区的范围活动1:图片展示北方地区图,要求学生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一下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活动2:图片展示北方地区行政区划图,说出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活动3:图片展示北方地形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平原: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高原:黄土高原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活动4:图片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分区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区小结: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半湿润区、湿润区三、北方三大地形区活动5:图片展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图和农作物图,概括出三大地形区的土壤特点和农作物①东北平原土壤:黑色土、土壤肥沃农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②华北平原由什么河冲积而成:黄河、淮河、海河土壤:黑色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作物:冬小麦、棉花③黄土高原土壤:黄色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农作物:冬小麦、谷子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找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自主看图找出北方的地形区 看图立即抢答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 以小组讨论形式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锻炼学生自主读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能力 预设:有些学生读图能力比较差,不会看图概括补救:教师指导组长带领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读图 预设: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东北平原与三江平原之间的关系补救: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预设:很多学生会忽略了北方也有寒温带补救: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预设: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分布有点混乱补救:教师结合生活常识讲解让学生更易理解
课堂小结 一、北方地区的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三、北方三大地形区①东北平原土壤:黑色土、土壤肥沃农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②华北平原由什么河冲积而成:黄河、淮河、海河土壤:黑色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作物:冬小麦、棉花③黄土高原土壤:黄色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农作物:冬小麦、谷子
课堂练习 1、北方地区位于 以东, 以北,东临 海和 海。2、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有肥沃黑土著称的 平原、土层深厚的 高原以及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 平原。3、北方地区多为湿润、半湿润的 气候;耕地多为 。东北平原盛产 、 、 、 、 华北平原是我国 和 的主要产区;黄土高原以 出产 为主。
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测评
板书设计 一、北方地区的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三、北方三大地形区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
复盘反思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