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5 诗词五首
A
(1)反 返 往返
(2)惠 慧 聪明
(3)陇 垄 高地
A
新知积累·基础练
D
C
B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白头搔更短( )
(2)浑欲不胜簪( )
(3)塞上燕脂凝夜紫( )
(4)提携玉龙为君死( )
(5)折戟沉沙铁未销( )
(6)我报路长嗟日暮( )
(7)学诗谩有惊人句(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sāo
?
?
?
zān
yān
xié
jǐ
jiē
màn
(1)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浑欲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伴。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简直。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
?
?
?
?
?
?
?
拿,取。
情意恳切。
同“漫”,空、徒然。
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设问
借指战事
对偶
借代、对偶、夸张
夸张、比喻
4.下列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B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庐在人境
注意书写正确
5.理解填空。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即使身居喧嚣扰攘的尘世也无“喧嚣”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而无车马喧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报路长嗟日暮
D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的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
C.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的词,前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后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下面的图片,除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呢?请写出两句。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有“月”
(一)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一、课文研读
8.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两句是说诗人虽身处“人境”,却能免于世俗的烦扰。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若改为“望”,好像是有意去看南山,悠然之情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不能
表现诗人不是有意观望
有意观望,不能很好表现悠然之情
(二)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却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10.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考查句意理解和赏析。此联有两种解释:一种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都是表达感时伤世的感情。
11.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D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攻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两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C
第六句诗是说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是在写作战天气的恶劣,从侧面烘托出将士们的爱国热情。
13.“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示例:①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②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赏析句子
比喻
敌军多,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夸张
14.尾联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黄金台
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5.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将折戟磨洗干净后,发现是前朝遗物,进一步引发了诗人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C.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D
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慨叹。
16.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的情势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是别出心裁。
手法
间接描写、以小见大
生动形象、别出心裁
(五)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17.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18.下阕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我回答,路途遥远叹息天色已晚,我虽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却毫无用处。
[2018?怀化]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1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二、拓展阅读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从视觉和听觉入手,突出天气寒冷,生活艰苦
20.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思乡、壮志未酬
诗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春望》杜 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1.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思亲集》(《思乡集》)
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2)【品诗句】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C
萧瑟悲凉
(3)【写寄语】仿照画线的部分,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有相对的意思,婉转低回——澎湃激昂;灿烂盛开——含苞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