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片的结构》说课稿
说课人:雷州市第五中学 莫晓映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叶片的结构》,这是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于这节实验课的理解及简要的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实验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该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徒手切片及叶片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2、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
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
一定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
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进一
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实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
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二、学情分析 参与这节课学习的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学习,他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了,他们对生物学中的实验活动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好奇心很强,他们很喜欢实验,但实验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不能进行目标指向性很强的思维,因此,提升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本次实验课的核心目标及意义。
教法学法
1、教法
实验指导法,具体手段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多媒体引导,教师演示与辅导,组内探究合作为辅的教学手段。
2、学法
本实验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绘图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
(1)分组;(2)制作多媒体课件;(3)实验材料用具:
鲜嫩的变叶木的叶片,蚕豆叶,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临时玻片、三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木板及擦镜纸、纱布等。
2、学生方面:
巩固旧知:复习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并且要预习教材。
五、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展示多种多样的叶片的图片,讨论交流:
①为什么大多数叶片都是宽阔而扁平?
②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的正面呈深绿色,而背面呈浅绿色?
让学生讨论这一情境:
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情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说出:叶片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引出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疑惑:叶片的结构是怎样的?叶片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然后围绕标题展开教学,这样使学生有了疑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好奇心。
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在实验探究这一板块里,我分成了四个任务来进行:
任务一:练习制作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任务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任务三:制作叶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和保卫细胞;
任务四:绘图: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下面,我一一来阐述这四个任务的过程:
任务一:练习制作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1)观看视频: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2)师点拨指导并示范。
实验改进一:刀片的改进。
教材中:双联刀片法。刀片太薄,以至于两个刀片并列后其刀刃紧贴在一起,中间
缝隙太小, 几乎无法切出材料。
改进:可用三联刀片法:将三片刀片叠在一起,第一、第三片刀面齐平,中间一片
往上抽取2-3毫米,用透明胶带将中间刀片突出的一端缠绕起来,这样可以
保证刀片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可取得良好的切片效果。
实验改进二:用变叶木替换菠菜叶片
教材中: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菠菜叶肉组织容易破坏,很难看到完整的叶片结构,
叶片面积相对较大,切片不易操作。
改进:变叶木的叶为革质,其硬度适中,厚度适宜,切削容易,且在广东省分布较
广,更适合作为叶横切的材料。
实验改进三:用小木板替换载玻片。
教材中:载玻片光滑,不易切割。
改进:小木板比较粗糙,有利于切割。
实验改进四:每切一次就用毛笔轻刷材料入水
教材中: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
养皿里。实际操作中,切好的薄片不易进入清水中。
改进:每切一次后,可以将两片刀片打开,用沾有清水的毛笔将其轻轻刷下来。
实验改进五:实验前用红墨水浸泡叶柄1小时
教材中:没有这一步骤。
改进:浸泡后,叶片的叶脉部分呈红色,便于观察,且有利于理解叶脉
的输导功能。
(3)每两人为一组,展开实验,师巡回指导。
任务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复习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步骤
(2)对照图2.1--8(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试说出其特点。
a总结叶片的结构分成哪几部分?
b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
c观察讨论:观察叶肉细胞的不同,讨论叶片颜色总是正面绿背面浅的原因。
总结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在这一任务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观察、思考和视频相结合让学生突破重难点。
任务三:制作叶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和保卫细胞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描述表皮细胞的形态特点,找到表皮上的保卫细胞并
描述其形态特点。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气孔的结构,在让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再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
任务四:绘图: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最后一个任务,绘图。指导学生如实画出下表皮的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详细画保卫细胞。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画图。?
实验反思:
学生对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总想摸一摸,动一动,所以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完成教学。
2、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实验操作能力。
3、不足:对教学的整体把握预测不足,各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打磨锤炼。?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恳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