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和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和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0 09: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起作用的是(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2.右图所示的结构是显微镜的 (  )
A.通光孔
B.遮光器
C.光圈
D.反光镜
3.一台显微镜对物体放大的倍数是(  )
A.目镜的放大倍数
B.物镜的放大倍数
C.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
4.某人在对光时视野太亮,如果进行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C.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D.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显微镜序号




目 镜
10×
10×

10×
物 镜

40×
40×
10×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四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细胞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丁
C.甲、乙
D.乙、丙
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C.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D.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8.请回答下列与显微镜的使用有关的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图1中的⑦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3)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4)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     把镜头擦拭干净。?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反光镜上
2.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物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所观察的目标是(  )
A.“上”和“6”
B.“下”和“9”
C.“上”和“9”
D.“上”和“6”
3.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所示。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4.下图中,甲图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他应该怎样做? (  )
A.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5.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动,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动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将甲图转变成乙图
C.乙视野中的细胞,在甲视野中均可看到
D.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6.使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出现图1和图2两个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目镜一样,物镜1比物镜2短
B.如果物镜一样,目镜1比目镜2短
C.图1视野比图2视野亮度大
D.图1视野比图2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
7.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注视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注视物镜的目的是(  )
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
B.使物像对准光源
C.防止物镜压碎玻片,造成损伤
D.防止污染镜头
8.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右上图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请你指导另一名同学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      同学,采取的措施是 ??          。?
9.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右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        (填“右上”或“左下”)方移动。?
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出现了下列情况,请你帮帮他。
(1)对光时,他已经把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到一条直线了,但视野中很暗,请你指导一下。
(2)他把物像调清晰了,同学们都围过来看,视野中黑乎乎的,同学们很着急,请你来解释一下。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C 细准焦螺旋可小范围升降镜筒,在找到物像后物像稍模糊的时候使用。
2.B 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圈叫光圈,不同的光圈通过光线的多少不同,转动遮光器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调节进光量。
3.C
4.D 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都会增加进光量,导致视野更亮。对光时不能用高倍物镜。
5.A 6.B
7.B 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项正确。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项错误。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以便于绘图和记录,C项正确。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项正确。
8.答案 (1)ABDCE
(2)凹面
(3)D
(4)擦镜纸
培优促能
1.B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随着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2.C 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所以载玻片上分别是“上”和“9”。
3.B 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
4.C 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位于右上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
5.C
6.B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目镜一样,则物镜1比物镜2长,A项错误;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物镜一样,目镜1比目镜2短,B项正确;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图1视野比图2视野亮度小,C项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所以图1视野比图2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少,D项错误。
7.C
8.答案 丙 甲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或乙 换用凹面镜(或选用大光圈)或丁 调节细准焦螺旋](选择其中一项作答即可)
9.解析 显微镜的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当光线强时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所以载玻片上的字母应该是F。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所以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答案 (1)平面 (2)100 (3)F 右上
10.答案 (1)可能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也可能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可能是同学们把光源给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