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海报设计说课稿
武原中学 吴俊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地球环境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愿望,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情况跟这种愿望格格不入,如过度砍伐森林、浪费水电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的来说,缺少环保意识、对现实的漠不关心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环境困境。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宣传者,环保意识正成为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本课的第一部分从图形创意出发,将形象生动的几幅公益作品展示给学生,在感性认知中了解生活中的环保等各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公益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公益海报设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说明设计原理,从学科体系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事例《心灵之窗——目染篇》,详细了解海报的基本结构,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创作一幅公益海报。从这个结构安排上,可以见到本课的编排体系采用建构主义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从学生兴趣出发,逐渐由兴趣过渡到知识的学习,逐步巩固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①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关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② 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设计公益海报,关注社会并能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当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难点:是公益活动与美术学科的结合以及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认真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主要突出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并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型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教师出示512大地震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感性认知国家、家乡所面临的困境。
师:1、有什么感想?
2、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采取什么方式,如——?)引出本课课题——公益海报(为什么?)
(二)加深理解,明确概念。
(1)出示课件,请学生在理解公益海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即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公共)利益的广告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与做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2)课件展示公益海报图片,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2、使用了哪些版面构成原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如:举例说明A、《酒鬼雕塑家的杰作》:主体色是黄色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运用叠加的汽车组成一个酒瓶的造型,同时在色彩上同黄底色形成反差,突出酒瓶的形象,在酒瓶的顶上注名“酒鬼雕塑家的杰作”,极具讽刺意义,下面的文字注明了它的危害,而瓶底的文字更指明了该海报的主题:珍惜生命,禁止酒后驾车。
举例说明B、《大象》创意在于对适者生存原理的夸张运用,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河水水面不断降低,因为大象要适应这种缺水的环境,鼻子不断的长长,终于河里的最后一滴水也消失了,无论大象的鼻子再怎么长也还是喝不到水,死亡是他唯一的结局.作品中的大象采用的是龟裂的形式表现,表现了其极度缺水.作品借着大象来影射人类,希望可以引起人类的反思....等等。
(三)理解分析,明晰构成。
海报的功能及特点:1、准确的传达信息(即表现的内容,宣传的对象)
2、很强的吸引力(引起人们的注意,得到关注)
3、独特的艺术形式(用鲜明的主题,新颖的构思,单纯的构图,运用合理的色彩来传达信息)
海报的设计基本结构:
根据创作意图选择必要的图形。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可以是绘画或者摄影作品等。)
2、依据画面的重心关系,决定主题及选定文句
3、决定构图的形成(即文字和图形相互连接所需要的视觉顺序与位置)
4、认真选定文字的版式及整体的色彩搭配标志和其它必要文字等。
课件展示《心灵之窗——目染篇》,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具体分析,即与主图有关的文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表达的文字等。
教师:公益海报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一个成功的公益海报的结构要素有哪些?它是怎样组成的?
1、主题是公众关注、关心的问题
2、主题文字应鲜明
3、图形或图象视觉冲击力强,构图别致
4、色彩能衬出主题
四.巩固新知,即兴创作。
请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公益海报的了解:色彩、图案、构图、文字、创意等。
(四)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海报
作业要求:(1)、确 定 主 题:(可以是保护地方资源)
(2)、构思构图(在草稿纸上画几幅小构图,把自己的想法安排在画面上)
(3)、动 手 创 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好要设计的题目)确定命题后完成一幅公益海报的设计稿,要求主题鲜明,突出海报的特点。
四、展示作品,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共20张PPT)
让世界更美好
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公共)利益的广告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与做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
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
2、使用了哪些版面构成原理?
《酒鬼雕塑家的杰作》:主体色是黄色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运用叠加的汽车组成一个酒瓶的造型,同时在色彩上同黄底色形成反差,突出酒瓶的形象,在酒瓶的顶上注名“酒鬼雕塑家的杰作”,极具讽刺意义,下面的文字注明了它的危害,而瓶底的文字更指明了该海报的主题:珍惜生命,禁止酒后驾车。
创意在于对适者生存原理的夸张运用,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河水水面不断降低,因为大象要适应这种缺水的环境,鼻子不断的长长,终于河里的最后一滴水也消失了,无论大象的鼻子再怎么长也还是喝不到水,死亡是他唯一的结局.作品中的大象采用的是龟裂的形式表现,表现了其极度缺水.作品借着大象来影射人类,希望可以引起人类的反思....
斜式具有不安定的感觉,往往更能吸引人.
1、准确的传达信息
(即表现的内容,宣传的对象)
海报的功能及特点
2、很强的吸引力
(引起人们的注意,得到关注)
3、独特的艺术形式
(用鲜明的主题,新颖的构思,单纯的构图,运用合理的色彩来传达信息)
创作公益海报应注意:
1、主题是公众关注、关心的问题
2、主题文字应鲜明
3、图形或图象视觉冲击力强,构图别致
4、色彩能衬出主题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好要设计的题目)确定命
题后完成一幅公益海报的设计稿,要求主题鲜明,突
出海报的特点。
作业要求
2、构 思 构 图
(在草稿纸上画几幅小构图,把自己的想法安排在画面上)
1、确 定 主 题:
3、动 手 创 作
展示作品:关注社会 关心家园
——公益海报设计(教学教案)
主讲:吴俊 学校:武原中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关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设计公益海报,关注社会并能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当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难点:是公益活动与美术学科的结合以及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教师出示512大地震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感性认知国家、家乡所面临的困境。
师:1、有什么感想?
2、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采取什么方式,如——?)引出本课课题——公益海报(为什么?)
(二)加深理解,明确概念。
(1)出示课件,请学生在理解公益海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即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公共)利益的广告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与做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2)课件展示公益海报图片,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2、使用了哪些版面构成原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如:举例说明A、《酒鬼雕塑家的杰作》:主体色是黄色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运用叠加的汽车组成一个酒瓶的造型,同时在色彩上同黄底色形成反差,突出酒瓶的形象,在酒瓶的顶上注名“酒鬼雕塑家的杰作”,极具讽刺意义,下面的文字注明了它的危害,而瓶底的文字更指明了该海报的主题:珍惜生命,禁止酒后驾车。
举例说明B、《大象》创意在于对适者生存原理的夸张运用,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河水水面不断降低,因为大象要适应这种缺水的环境,鼻子不断的长长,终于河里的最后一滴水也消失了,无论大象的鼻子再怎么长也还是喝不到水,死亡是他唯一的结局.作品中的大象采用的是龟裂的形式表现,表现了其极度缺水.作品借着大象来影射人类,希望可以引起人类的反思....等等。
(三)理解分析,明晰构成。
海报的功能及特点:1、准确的传达信息(即表现的内容,宣传的对象)
2、很强的吸引力(引起人们的注意,得到关注)
3、独特的艺术形式(用鲜明的主题,新颖的构思,单纯的构图,运用合理的色彩来传达信息)
海报的设计基本结构:
根据创作意图选择必要的图形。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可以是绘画或者摄影作品等。)
2、依据画面的重心关系,决定主题及选定文句
3、决定构图的形成(即文字和图形相互连接所需要的视觉顺序与位置)
4、认真选定文字的版式及整体的色彩搭配标志和其它必要文字等。
课件展示《心灵之窗——目染篇》,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具体分析,即与主图有关的文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表达的文字等。
教师:公益海报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一个成功的公益海报的结构要素有哪些?它是怎样组成的?
1、主题是公众关注、关心的问题
2、主题文字应鲜明
3、图形或图象视觉冲击力强,构图别致
4、色彩能衬出主题
四.巩固新知,即兴创作。
请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公益海报的了解:色彩、图案、构图、文字、创意等。
(四)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海报
作业要求:(1)、确 定 主 题:(可以是保护地方资源)
(2)、构思构图(在草稿纸上画几幅小构图,把自己的想法安排在画面上)
(3)、动 手 创 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好要设计的题目)确定命题后完成一幅公益海报的设计稿,要求主题鲜明,突出海报的特点。
四、展示作品,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