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0 09: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时间轴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6-1976)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至今)
时代主题:
null
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①1949年10月—1956年底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
②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
③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④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一五计划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1957年

原因
目的
时间
成就
主要任务
结果
意义

我国工业落后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工业化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null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名称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召开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重要文件 《共同纲领》
会议内容 筹备建国事宜;通过政协、政府组织法;通过《共同纲领》
选举领导人 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总理
历史意义 筹建新中国;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形成了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1954年9月
北京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宪法、建立国家机构
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刘少奇为人大常委委员长会、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大改造
1953年------1956年底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对象
实质
时间
结果
方式
(1)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式:
政策
意义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缺点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
建立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

艰难探索
中共八大

良好开端
失误
(1)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文化大革命

(2)确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
严重困难
危害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
时间
1966-1976

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两个集团
(1)林彪反革命集团
(2)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启示
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1966)
行业 成就
钢铁
石油
现代工业
交通
科技
“文化大革命”
时期
(1966-1976)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70年4月,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当时世界居领先地位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模范人物
【设问分析】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答】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难拓展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无缝钢管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B
A
知识检测
3.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B
4.右图反映了新中国50—60
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
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D
6.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7.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
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
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
一运动的开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D
B
8.(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9.如果为右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C
A
10.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 )
11.如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
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
②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
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C
A
12.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