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本堂课为第三堂课,主讲空中腾空技术动作)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腿部力量及弹跳力,完成蹲踞式跳远的空中技术动作,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空中腾空技术动作,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尝试跨越新的障碍。
教学难点:空中腾空技术动作的初步掌握。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的年龄为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难抑制,精神易分散;特别是女生对田径课不怎么感兴趣。怎样让枯燥无味的田径课让学生感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有很大的好奇心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这对探究式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学场地和器材:
场地:跳远沙池(两个) 器材:起跳板4张,标枪4杆,橡皮带10米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知道蹲踞式跳远的四个缓解及各个环节的要求。
(2)技能目标:使得80%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空中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组织纪律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的意志品质。在学习中加强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取得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桥梁。
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对课堂的热情非常重要。要发挥老师的引导、启发、示范作用。让每个学生能积极融入,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采取“探究式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示范、比赛、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拼搏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以及无所畏惧和团队合作精神。特别在女生跳远上要给她们多鼓励、多鞭策、多给她们信心。
教学过程:
(1) 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师生问好、登记考勤、宣布课堂内容、准备活动(快跑加慢跑400米 徒手操4X8拍:踝腕关节远动、头部运动、肩关节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远动。
(2) 基本部分:
1、学生熟悉器材和探究器材的用法,并结合上课内容自学自用。(老师安排后,学生分成四组把上课用的器材进行多种搭配运用,辅助蹲踞式跳远的动作练习3分钟)分组进行展示其“合理”搭配运动器材的方法。学生点评,老师再进行点评。
2、(利用跳板和垫子)复习上节课进行的助跑踏跳练习通过观看老师的腾空示范动作,引发学生兴趣和思索。学生利用自主体会进行原地模仿练习。(注意保护)老师选一处摆好的跳板、障碍垫、垫子进行不同的腾空示范。(但不讲解其动作要点和名称)学生分两边进行观看思索。然后回组按要求摆放器材进行助跑、踏跳的练习。
(3)练习方法:
利用器材练习在沙坑里离起跳板2到3米的处,在沙坑里的两边各插上一杆标枪,在标枪离地30到50厘米处拉一根橡皮带。在老师的示范下(1)让学生体会练习时腾空必须有一定高度。(2)收腿团身双腿前伸时必须超过橡皮带。
根据学生们的性别和身体素质分为四组:第一组,女生(身体素质较差)在橡皮带离起跳板2米远40厘米高的障碍下练习。第二组,女生(身体素质较好)在橡皮带离起跳板2.5米远40厘米高的障碍下练习。第三组,男生(身体素质较差)在橡皮带离起跳板2.5米远40厘米高的障碍下练习。第四组,男生(身体素质较好)在橡皮带离起跳板3米远50厘米高的障碍下练习。
易出错处:在橡皮带的作用下学生易过度追求高度,失去远度。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把橡皮带距离拉远,高度降低,提示学生。在学生练习10次左右时把橡皮带移去,让学生让学生体会空中腾空技术动作。(每个学生练习4——5次)
(4)扩展内容:学生课前通过查阅和观看有关蹲踞式跳远的书籍和比赛了解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在完整训练后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多种跳远姿势(全体学生在沙坑两边观看学习)
(5)结束部分:
1,集合
2,学生感评后教师小结并组织放松。
3,安排下节课的内容,组织收器材。
(6)课后反思:腾空不够或腾空过高,可通过调节橡皮带的高度和远度来约束和诱导学生寻找腾空技术动作的感觉。
教学效果与预计:
全课平均心率:130——135次/min
课堂最高心率:170——180次/min
全课练习密度: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