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欢乐颂》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欢乐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1 2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音乐的欢乐美
  走进《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2、通过欣赏和走进贝多芬的《欢乐颂》,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
2、难点:在听觉、体验的基础上,了解《欢乐颂》的精神本质。
教具准备
有关课件、多媒体、钢琴等。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音乐《命运》片段
师提问:刚才播放的视频音乐乐曲名称是什么?他的曲作者是谁?
生:贝多芬《命运》
师:出示图片,介绍《命运交响曲》,又名《第五交响曲》。
2、谈一谈:同学们还知道有关贝多芬的哪些作品?对他有怎样的了解?在课前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贝多芬作品的材料,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自由畅谈,介绍贝多芬的做事
师:补充《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三交响英》  英雄
    《第六交响曲》》  田园,《第九交响英》  合唱
    《第九合唱》采用席勒的诗“欢乐颂”,表达了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相亲相爱的主题。
师小结: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认识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  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  贝多芬
1、播放视频图片:贝多芬简介。(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伟大作品,28岁患耳疾、57岁去世。)
2、过渡:贝多芬的晚年生活非常不幸、孤独、疾病、痛苦一直伴随着他。虽然如此,双耳全聋的他仍然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从酝酿到完成用尽了他数十年的心身,也是他音乐生活的登峰之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合唱部分《欢乐颂》。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一)、初步欣赏感受作品
1、播放管弦乐大合唱《欢乐颂》,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
2、提问:初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热情、饱满。
3、师补充:你们说的太好了,的确,它的曲调充满了英雄气概,全曲热情欢乐,庄严神圣,接下来,我们来看欢乐颂的主题旋律,你认为其旋律和节奏是简单还是复杂?
出示:主题旋律(视频)
生思考与回答:简单的
师补充:是的,贝多芬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即四分音符,以极其简炼的手法营造出如此庄严宏伟的音乐效果。当然,这也离不开德国著名诗人席勒所创作的歌词,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歌词。
4、生诵歌词:(齐诵或表演颂)
提问:你感受到了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生讨论并回答
师补充:是啊,《第九交响曲》完成于战乱时期,那是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创作,贝多芬要用《欢乐颂》唱响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那就是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这首歌已经传遍全球,为人类追求和平,欢呼胜利起了重要的意义,《欢乐颂》唱响的主题,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观看电影《复制贝多芬》片断,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1、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表现作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演绎贝多芬一生的优秀影片,这部电影为我们再现了贝多芬,下面我们来观看其中的一片段。
播放视频: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时的情景……
2、提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3、讨论: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4、师小结:是的,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有的流泪,有的欢呼,有的几乎发狂。按照当时奥地利的礼仪,欢迎皇帝出场时要鼓掌三次,而此时对这位音乐家,观众连续鼓掌五次,人们用热泪和掌声为伟大的音乐欢呼!从那以后,《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唱响了全世界,永远的注入了人们的心灵。
(三)、唱响《欢乐颂》,让学生用心灵去体会歌曲的内涵,学习《欢乐颂》的精神品质。
同学们,我们已深深感受到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圣人的人格魅力,那么,现在让我们也来用神圣激昂的情绪来歌唱《欢乐颂》吧。
①随琴歌唱
②男女表演唱
③随音乐表演唱
四、小结(再次播放欢乐颂,结束课程)
今天,我们认识了伟大的乐圣  贝多芬,他虽然已离去了,200多年了,可他的《欢乐颂》都至今响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把痛苦留给了自己,却把欢乐带给了全人类,贝多芬用它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像贝多芬那样乐观、勇敢、坚强的人。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正焕发着神奇的变化,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同样需要平等、渴望和平,音乐里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团结、友爱的心声,让我们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结束这节愉快的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