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0 13: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NO.16)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等级: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合作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自主预习:
1, 动物的 、 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 的变化,叫做动物行为;
2,动物的行为类型复杂多样,包括 、 、 和 等
3,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 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为了 的行为;防御行为对维持
是十分重要的;生殖行为有利于 , ;通过迁徙来 。
5,白蚁群体有 、 、 和 之分。雄蚁的职能是 ;蚁后专职 ;工蚁的职能是 、 等;兵蚁的职能是 。
6,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 ,共同维持 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合作探究:
活动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尝试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行为,并总结其作用或意义
行为类型
举例
作用或意义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迁徙行为
社会行为
2,小结:动物的多种多样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 表现。
跟踪练习:
1、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鸟儿鸣叫、筑巢、孵卵、育雏 B.狼捕鹿,鹿奔跑
C.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D.血液在家兔的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
E.昆虫假死 F.小狗吃奶 G.心脏在跳动
2.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群体 B.绵羊群体 C.白蚁群体 D.蚂蚁群体
3.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行为,该行为属于(  )
A.觅食行为 B.争斗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4,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 )
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迁徙行为
5,白居易诗:“须臾事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诗母燕的 ( )
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迁徙行为
活动二:探究动物的觅食行为:
1,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
了解金鱼的觅食行为
推荐器材
馒头屑,米饭,盐,糖,鱼食等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结论
进行实验纪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施实验:
根据本组制定的探究计划实施实验,并把有关数据记录,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根据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你们组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延伸: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动物是没有语言的,这是指文字语言。可通过研究发现,各种动物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秋虫唧唧、鱼儿歌唱、百鸟啼鸣、虎啸狮吼。这就是动物的声音语言。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较长时间的观察身边的狗、猫等动物的语言,并通过收集资料形成一份报告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有所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
1、
2、
3、
附:
动物的行为的概念图表示:
动物觅食行为的个体发育
  每一个动物在第一次独立觅食时都面临着掌握取食技能问题,要使搜寻、捕获和处理食物的技能达到娴熟的程度并不是很容易的,这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像大山雀这样的食虫鸟类,在离开双亲开始独立生活时,死亡率是很高的。有人曾经注意到,年轻的苇鸳的觅食效率是不断改进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啄食不可食物体的次数逐渐减少,而捕食技巧却不断提高;随着离巢日数的增加,苇鸳飞离栖枝去捕虫的距离也越来越长,这说明它对外界物体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准确。
  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如狮子)有时需经过几年时间才能完全独立生活,而且只有在获得相当丰富的捕食经验后才能使觅食效率达到最大。在热带森林中,一些食虫鸟类要靠双亲养育6~7个月之久,甚至当小鸟长到和成鸟一样大小后很久还不能完全独立谋生,因为它们的猎物极为隐蔽,要学会寻找和辨认它们是很困难的。
动物的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是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行为。
  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鹿的短尾所遮盖住的肛门周围是白色的,称为肛门后盾,平时感觉不到它的作用,但在遇到危险时,鹿尾的姿态和肛门后盾却走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当鹿发现有“敌人”靠近时,如鹿尾垂直不动,表示周围有值得注意的异常情况,然而是吉是凶,是敌是友还需要做进一步地观察,周围的鹿见此信号(平时在宁静的环境中,鹿尾总在不停的摆动着),立即警觉起来,向四周观望。当为首的鹿尾巴向后呈水平方向伸出时,表示来者是敌害,最后将肛门后盾无遮挡的露出来,这是一般警告,表明可能有危险,要提高警惕。一旦狼来了,就拔腿便跑,尾巴马上向上竖起,白色的后盾全部显露出来,这是紧急的危险警告,这时所有的鹿都把尾巴竖起,跟着为首的鹿跑去。
动物的育幼行为
  动物的育幼行为是其繁殖行为的一部分。多数动物的育幼任务是由母亲承担的。哺乳动物、一部分鸟类和爬行类通常由母方照看幼体动物。有人认为,由于这些体内受精的动物可以多次交配,雄性动物难于确定幼体是否是自己的后代而疏于育幼。
  有些食肉的雄性哺乳动物(如虎、豹等)在母兽产仔后,给母兽和幼仔送猎物,一些“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如鹤、燕等)则由父母双方共同育雏。
  只有少数动物由父亲照看后代。如,雄海马的育儿袋孵化小海马;王企鹅由雄鸟负责孵卵;雄三棘鱼保护受精卵。
  动物的育幼行为是先天的,与动物的发育阶段和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
动物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绝大多数鸟类从遥远的南方返回繁殖地后,就积极地寻求异性来繁殖后代。雄鸟飞临巢区,便立刻占据一块安全、舒适、食物充足的领域来“割地称雄”,绝不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的雄鸟再进入这块地盘。于是它站在大树尖上高声歌唱,并且冲天而起,在自己地盘上空兜着圈子飞一阵,再落到领域内,这是告诫其他鸟类“这块地盘是我的”。这样的炫耀式飞行还有招引雌鸟的特殊意义。  
  鸟类在繁殖期间这种抢占地盘的现象称为“占区”,它所占的地盘称为“领域”。这个领域是在巢区内有一定范围的作为该动物特别加以保护和防范的区域,绝不允许其他个体(主要是同性个体)侵入,时常要用威吓或战斗来捍卫小区。
蚂蚁复杂的社会行为
  ①蚂蚁的“牧业”活动。
蚂蚁保护蚜虫。它们用触角拍打蚜虫的尾部,使蚜虫放出汁液,供蚂蚁吸吮。有些蚂蚁居然会将蚜虫“驱赶”到植物的枝叶上,使蚜虫得到食物,从而能有充足的汁液供蚂蚁吸吮。这简直是蚂蚁在“放牧”。
②蚂蚁的“农业”活动。
有些蚂蚁将树叶、动物的粪便等搬运到窝里,将其嚼碎铺平,使真菌在上面生长。蚂蚁以这些真菌为食,像蚂蚁在进行“农业”活动。
③蚂蚁的“蓄奴”活动。
有些热带蚂蚁能将身体较小的其它种蚂蚁的蛹大量俘到本窝中,这些蛹化成蚂蚁以后,承担这一窝的采集食物、喂养幼蚁的工作,成了这一窝蚂蚁的“奴隶”。蚂蚁的这种活动,像在进行“蓄奴”活动。